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激活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问题,从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理解“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他强调,首先,以历史思维揭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思维把社会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强调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内在逻辑。其次,以战略思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战略思维是对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和关系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致力于解决根本性问题,努力占据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进而形成战略定力。第三,以辩证思维破解改革进程中的诸多矛盾。辩证思维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注重透过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要看到“问题清单”,认识到转型升级比想象更困难;要遵循发展规律,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要面向问题,化解矛盾,提升实践本领;既要抓住重点,又要避免片面性和走极端。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上发言:互联网思维和文化产业。他说,为什么要倡导互联网思维?理由就在于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们所说的这个时代是科技革命的时代,不是社会革命的时代。互联网成了我们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我们就要认识它、适应它,甚至还要驾驭这个时代,乃至有可能要超前于这个时代,否则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他强调,互联网思维就是人们依照互联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没有互联网当然没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随着互联网的发明、应用、推广发展起来的,因此,互联网思维最终从少数人的思维慢慢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思维。他进一步指出,互联网思维如何思维?互联网思维如同日常思维、科学思维一样,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思维,必须从实际出发去思维。人的思维,一旦离开了思维的正道,走上了思维的旁门左道,如果我们从自己大脑、主观愿望出发的思维就是主观思维,如果根据本本思维那就是教条主义的思维,如果从自己或者他人的经验出发那就是经验主义的思维,这些思维都导致很多的失败。原因就在于这些思维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际相剥离为特征的,这是世界上一切错误的根源。互联网思维要想获得正确的结果就一刻不能偏离从实际出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