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艺术在创新中得到传承

02.02.2017  01:07

  新华网银川1月31日电(记者 何晨阳)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它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2006年5月,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略显拗口的秦腔面临后继乏人、受众老龄化的尴尬。

  “我从小听秦腔,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在年轻人确实听的、唱的、学的少了,一部分外出务工听流行歌曲了,还有一些人觉得太难学中途放弃了。”在位于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星海镇的新民社区,居民王常明说,54岁的他常为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后继乏人忧虑。

  王常明在位于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西海固地区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生活了50年,那里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秦腔艺术传承县”,文化底蕴丰厚。

  乘着中国政府誓拔穷根、助力贫困群众异地搬迁致富的东风,王常明作为众多生态移民的一员搬迁至几百公里外、条件更好的新民社区。“村民变市民生活好了,但我担心城里的娱乐活动更多,会不会更没人学、听秦腔了。”与王常明一同从隆德县搬来的秦腔爱好者程国鹏说,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他这一代断了。

  中国北方冬天严寒夏季炎热,要想让秦腔被更多人听到看到,最终达到来学的效果,先得有“阵地”。新民社区负责人倪萍听闻这一诉求后,协调出一间活动室,又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为业余秦腔爱好者添置了音响、锣鼓等设备,就这样,秦腔业余剧团组起来了。

  “我们业余剧团平均年龄40多岁,不吸引年轻人,20年后秦腔可能就从我们这代身上断掉了。”王常明说,农民变市民后需要适应城市生活,一开始乱扔垃圾、闯红灯等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不良行为较多,同时,身份转变心态也有新变化,鉴于此,他们的唱词也 “与时俱进”。

  “我们自乐班就在唱老戏的同时围绕生态移民、致富小康填点新词,唱生活变迁、吼喜怒哀乐。”王常明说,社区开辟的室内室外表演场地满足了冬夏的不同需求,表演内容贴近生活,观众多时达500余人,上级部门和社区还对服装和设备进行补助,这让自乐班成员虽然不拿工资却劲头更足,几年间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组织发展成有80多人的秦腔剧团。

  更让王常明、程国鹏高兴的是有几位“80后”“90后”看到秦腔受群众“喜闻乐见”,主动拜师学艺。“我们白天外出务工晚上才有空唱几句秦腔,这些年轻人也利用晚上和周末来跟着学,社区活动室的门随用随开,我现在不太担忧传承了。”程国鹏说,现在中国提倡传统文化的大氛围,也让秦腔剧团多了不少粉丝。

  同时,移民进城的王常明不知道的是,在他将秦腔从西海固带向几百里外城市的同时,在他的故乡、有厚实秦腔群众基础的固原市隆德县,当地为让秦腔艺术传承下去,已开始对流传在民间的各种秦腔剧目以录音、录像、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进行保护,当地正着手设立专业秦腔艺术研究机构等,培养秦腔艺术人才,使这种艺术得到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