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向历史诉说

27.07.2015  10:02

相关链接
   西海固,向历史诉说 ——宁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上)
   西海固,向历史诉说 ——宁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中)

西海固,向历史诉说

——宁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下)

宁夏日报记者 沙 新 李东梅

  这片土地改天换地的奋斗史注定将彪炳宁夏史册。

  大山无言,却可以记录变迁,流水无声,却可以承载深情。在“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一草一木都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印记,一沟一壑都留下了奔走忙碌的足迹,西海固,正在向历史诉说……

   (一)

  隆德县杨河乡党委书记冶文军穿着一双沾满泥土的球鞋跑了几个月,前几天乡里刚下过一场雨,冶文军到一户老乡家走访,一抬脚才发现鞋底断成了两截,一个裂缝直往鞋里渗水。

  最近一段时间,冶文军忙着挨家挨户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和乡里的干部分头行动,登门拜访听取农户需求。乡政府工作人员把“办公室”搬到村上,既建档,又办理各类扶贫政策申请手续。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第一步是把贫困户识别出来,再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有的放矢,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

  为摸清宁夏“贫困底数”,自治区扶贫办广泛动员各乡镇深入农户,采用问卷调查、“解剖麻雀”的形式,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

  干部们带着民情日记本下乡,寒暄之后,先问老乡家里缺点啥,是缺资金、缺技术,还是缺劳力?再问是啥原因导致的贫困,是因病、因灾还是因为有娃娃上学?

  找对病根儿,才好“对症下药”。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表示,只有切实找准致贫根源,才能精准施策,明确用什么样的措施、多少资金来解决贫困问题,避免“大水漫灌”,确保“精确滴灌”,让精准扶贫效果不断显现。

   (二)

  按照“摸清底子、建档立卡、因村施策、一户一策”的办法,瞄准最贫困的农村、最困难的家庭,采取百姓“点菜”、政府“端菜”的方式,根据贫困农户的现状、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菜单”来弥补贫困家庭的“营养缺失”,精准发力,真正将扶贫扶到根子上。

  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河村科技扶贫指导员王玉福编写了《养羊教材》,免费发给村民。村民马生贵说:“《养羊教材》讲得好,回去再让孙子念念,多听几遍,照着去做,多养羊,早致富。”

  泾源县在20多个贫困村建起了农业信息网站,围绕“指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等环节,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招商引资,破解农产品“卖难”。

  彭阳县白阳镇玉洼村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抓手,结合当地特色,帮助农民解决山杏种植技术难题,发挥玉洼村交通便利优势,带动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的“农家乐”旅游观光农业发展。

  曾经苦于“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二头旱、口袋没有钱”的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在村上推广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工程,发动有致富意愿的农户贷款搞养殖业、运输业、用金融杠杆拓宽增收致富路,农民收入涨了一大截。

  7月23日,西吉县蓝天民族刺绣培训中心一间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学习刺绣的妇女,富贵牡丹、清明上河图这些秀丽的画面在绣娘上下穿梭的针头间跃然绣布之上。西吉县结合当地的特色发展回族刺绣,推动“绣娘经济”,让刺绣从炕头走向市场。

  “要把困难群众当亲人,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100天,下去就要想点子、找对策,从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和服务等方面尽力帮助贫困村发展,落实帮扶资金。我们年底看成效,对那些只挂名,没有投入、没有措施的帮扶单位和干部要进行通报批评。”这是固原市原州区对帮扶干部提出的“硬杠杠”。

  从2014年开始,原州区确定每个村由1名县级领导“挂帅”,组成1名科级干部、1名后备干部和1至2名乡镇干部的“帮扶班子”,形成县、部门、乡镇、村“四级联动”帮扶网络,穷亲不脱贫,帮扶不脱钩。

  精准扶贫,不仅要求精准施策,也要精准选人。一大批敢于啃“硬骨头”,勇于蹚“深水区”,惯于闻“泥土味”,擅于打“攻坚战”的扶贫干部活跃在山区农村,瞄准建档立卡的1100个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四到”工程,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创新扶贫理念,转变扶贫模式,改“输血”为“造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2014年12月24日,银川市水务局银西防洪所副所长王洪勇的孩子出生。两天后,他被派往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时间过去大半年,王洪勇作为队长、第一书记,已经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成了总投资2592万元的闽宁镇一、二、三级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现已投入使用;争取闽宁镇德隆2万亩葡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福宁村村支书杨登福说:“扶贫干部的到来,为村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村民增收,他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他文化程度高,看问题看得远、谋划细,做事也很踏实。”

  目前,全区1100个贫困村基本实现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覆盖,为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指定了帮扶责任人,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贫困户。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宁夏贫困人口持续做“减法”。目前,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所在县区平均水平的60%以上,基本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冬季取暖及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的“三不愁、四保障”目标。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