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时期的“登陆艇”

11.04.2016  08:58

  在西夏,有一项被称为“羊皮浑脱”的特殊渡河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外作战的需要,专门训练出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水上“浑脱”部队。这种用羊皮制成的袋子比较坚固,十分轻便,渡人飞速,下体又不粘联,能够达到浮而不沉的效果,实际是西夏作战使用的“登陆艇”。

  西夏利用出产丰富的牛羊皮经过创新思维,将这些袋子连接成较大的筏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载量,为军事部队提供了诸多便利,还有效提升了水兵渡河作战的能力,以至于元代、大明朝仍然用作水军的渡河战具。

  明朝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说:“北人杀小牛,自背上开一孔,逐旋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谓之‘洋脱’”。清代诗人李开元《塞上曲》云:“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清人李心衡在《金川锁记》中云:“甘肃邻近黄河之西宁一代,多‘浑脱’,盖取羊皮去骨肉制成,轻浮水面,骑度乱流。”由此可知,“浑脱”制造成功后,黄河上下游广泛使用,便利了交通。其优越性延续至今已成为游览黄河壮美景观的水上“游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浑脱”舟

  浑脱,唐以前,被称为“革囊”,宋代,叫“浑脱”。浑,做“全”解,脱,即剥皮。这种水上交通用具,在贺兰山岩画中也有所表现。贺兰口一幅岩画,宽13厘米,高16厘米,凿刻制作。画面是多个“浑脱”连接的筏子。更为惊奇的是有一幅岩画,形象直观地刻绘了“浑脱”组成的筏子运输人、物资和马等图像,足以证明古代贺兰山下的先民早已掌握了羊皮筏子的制作方法并普遍使用,为生活、商贸和战争服务。还有一些岩画,突出刻绘“浑脱”的形状。

  《文海》释“浑脱”为“皮囊”“皮不割,全剥落则谓皮囊也”。其制作方法:宰牛、羊后,割去头部或自脊上开一小孔,掏去骨肉,然后将外皮浸入水中3至4日,至有异臭后烈日下暴晒1日,去毛洗净,灌入食盐、水、油,至烈日下暴晒4至5日,待皮变成红褐色即可。使用时用嘴或工具充气,扎紧充气孔,即可浮于水面,真乃水土利器。普通的一个羊皮筏子需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作战时可载七八个兵卒,配合“铁鹤子”“步跋子”等各兵种部队作战。夏大安八年(1082年),宋、夏永乐之战,西夏人就使用“浑脱”抢先渡河,锐不可当。

  当时,在西夏控制的沿黄地带,有多处造船厂。制造的大船,可载重30吨。所造的羊皮浑脱,最多由600只“浑脱”并组,长20多米,宽约8米,载重量亦可达数十吨,日航行200多公里。西夏文法典《天盛律令》规定,对精心造船者奖,对粗制滥造者判刑。因此,西夏造船和筏子从数量到质量都前所未有。

   “浑脱”军

  西夏京畿,地近黄河,有近3000里长的流域和众多湖泊,为泛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基于这些优势,泛舟项目也得到西夏王朝政权的重视。每年夏秋季节,水兵在河滩的水寨集结,训练游泳、潜水、抱“浑脱”泅渡、水上搏斗、暗杀等作战科目。

  据史料记载,宋夏交战期间,西夏水军袭击宋军的事件时有发生。《宋会要辑稿·方域八》罗兀城条记载:熙宁三年,河东报称,“西贼水军恐于石州(今山西离石)渡河,令吕公弼过为之备”。宋元佑六年(1091年),宋朝和西夏的军队在陇右熙河(今甘肃临洮)鏖战,当时西夏派出偷袭宋军的“西界水贼数十人俘渡过河,射伤伏路人,寻斗敌,生擒九人”。宋政和六年(1116年),宋军筑造清水河新城,赐名德威城(今甘肃靖远西南),“河北倚卓罗监军地分水贼作过去处”。说明西夏于黄河沿岸要地都驻扎有一定数量的水军。这些水军,配以舟船和“浑脱”等渡河设备,携带匕首和弩机等便捷武器,常常利用水路对宋军进行攻击。

  李元昊建国之后,在黄河大峡谷中开辟出多条秘密航道,境内官渡多达30处,有重兵守卫。这些官渡既是军城、商埠、码头、造船厂,又是水兵基地!交通便利,河面宽阔,水势稳定。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也因西夏泛舟活动的迅速发展重新开通,大量的车辆、牲畜和物资长距离水上引渡,西域国的使节、商贾、僧侣等与宋、金国之间进行贸易和交流,“往来必有夏界”。而西夏出产的诸多畜产品、盐、手工艺品和香料、枸杞、红花、苁蓉、大黄、甘草等特产亦源源出口西域。(崔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