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女孩李兴兴:用爱心点燃17岁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3月16日中午1点钟,伴随着带有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融合着暖暖的体温离开了李兴兴的身体,自1982年中国建立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以来,全国第4771例、宁夏第16例、固原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西吉县兴隆镇80后女孩李兴兴,在北京市空军总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用爱心点燃17岁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3月17日下午4时50分,拎着简单行李的李兴兴从机场出口走来,早已等候在接机处的区、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我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她的亲朋好友便迎了上去。看到大家的热情和鲜花,献出博大爱心的李兴兴反而不太适应,口里一直念叨:“她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事情,做的也很少,而且是小事,大家这么热情的等待让自己感到实在不好意思”。当我们问及她捐献造血干细胞初的想法,李兴兴说:自己能够配型成功,她感觉到很幸运,她的身体条件允许,而且能够救人,就决定做这个捐献了。
谈到回来的感受时,李兴兴告诉我们:刚采血后有时活动一下会有些虚汗,四肢关节也有点酸痛,但休息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体还不错。尤其是当她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举动能救活一个生命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受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就是觉得没事先跟家人沟通好,现在让他们担心挺自责的,父母其实还是很开朗的。
3月9日上午,西吉县兴隆镇80后女孩李兴兴接到固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她之前与她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一名17岁男孩,现在要在湖南的某医院做移植手术了,请她前往北京空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放下电话,李兴兴又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帮助一个病人恢复健康,紧张的是父母亲还不知道她在2007年就已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现在即将离开父母,真不知道如何向父母解释这件事。
3月11日,背着家人的李兴兴和宁夏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捐献前的准备工作,16日上午8时至中午1时,经过5个小时,李兴兴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李兴兴祖籍浙江温州,20年前一家人来到西吉县兴隆镇落户,大学毕业后回到西吉县兴隆镇,和父母一起创业,在兴隆镇经营着一家移动专营店、一个电器门市和一家超市,工作很繁忙,李兴兴负责打理超市。在谈到她的心愿时,李兴兴说:人力物力财力都花费了,还是希望接受捐献的患者能够健康起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公益活动中,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3月18日下午6时,在家乡人民的期待中,西吉女孩李兴兴回到了兴隆镇,回到了亲人的身边,把她那份坚强、善良、勇敢的带到了家乡人民的身边。(通讯员 陈晓宁)
李兴兴在医院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