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到口袋里的才是真实惠
继2013年第十次调整后,宁夏最低工资标准再一次“长个儿”,一类区由每人每月1300元调整为1480元,二类区由每人每月1220元调整为1390元,三类区由每人每月1150元调整为1320元,新标准自2015年11月1日起执行(据本报12月3日报道)。
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要求企业给予劳动者合法收入的底线,目的是维护低收入人群利益。现在,就业市场压力较大,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如果没有最低工资的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会被压低,基本利益难以保障。因此,这一实惠事关民生,影响巨大。政府通过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让他们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这两年,随着物价上涨,每个家庭的日常花销“水涨船高”。过去,进超市花100元钱能买不少东西,如今,捏着100元钱逛超市还真有点“底气不足”。所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恰逢其时,可以消除物价上涨对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许有人说,每月最多长了180元,就能提高生活满意度?夸大其词了吧。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同样的一元钱,对高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意义完全不同。每月多出来的近两百元钱,对于某些人就是一顿饭钱,可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可以买一桶油、一袋米,的确实惠。
可是,再实惠也要装到口袋里,才算“名至实归”。政府虽然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更需要企业严格按要求给低收入者涨工资,发到他们手里,这才算数。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在政府指导下企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一个关心社会的企业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一个能够将员工看做家人的企业,自然定会收到员工家人般的付出和支持。
当然,也有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方设法规避最低工资标准。比如,有些公司将人员工资分解为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基本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人只有天天加班才能得到完整的工资。还有的按计件算工资,只有完成特定任务,才能拿到最低工资标准,而这些特定任务,往往难倒不少“英雄汉”。很多普通劳动者为了生计,只能“忍气吞声”。
因此,政府不仅要依法依规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要督促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配套,通过强大的执行力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更要用实际行动帮扶企业。后者很重要,因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是要让企业赚钱。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对于企业意味着成本加大,这两年,很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大企业赚钱也不容易,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政府的帮扶。只有企业好了,工人的日子才会好,加薪的实惠才真正装在职工的口袋里。(孙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