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制”来了 网民有哪些疑虑
核心提示
“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街区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专家表示,“街区制”击中了我国大城市病的“痛点”,符合当前城市规划建设方向,在推广过程中要进一步回应公众关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并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街区制”的红利:围墙少了,道路多了
有关专家表示,街区制是城市规划建设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是道路边上建设房子,不设围墙,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
按照《意见》,推行街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可以想象,小区少了围墙后,道路会更密,出行会更方便。
住建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认为,我国之前形成的“大网格”城市布局,城市机理由若干个彼此封闭独立的“楔子”组成。城市道路面积大,但条线少、里程密度小,存在各类“断头路”,导致很多车经常堵在宽阔的马路上,没有小街小巷可以绕行迂回,使得城市交通压力大、效率低。
对此,不少市民都有切身体会。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徐女士每天都面临上班“绕远路”的苦恼。“我家离单位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公里,但每天都要多绕2公里的路去上班。”徐女士说,为了方便,有时候只能央求小区保安“行个方便”,从隔壁小区穿过,直达单位。
与历史传统有关,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建设实行街区制,其路网密度和出行效率较高。一位在纽约留学的中国学生告诉记者,曼哈顿的道路网就是典型的“窄马路、密路网”,每条道路的平行距离都很近,大多数时候穿行在曼哈顿并不需要绕行“大马路”,这样不仅提高了通勤效率,而且“有助于减少拥堵”。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街区制”将提高道路密度、优化城市管理,通过构造发达的城市“毛细血管”来缓解城市交通拥阻的顽疾。此外,推广“街区制”还将增加城市开放界面,增加配套设施,提升发展活力。
实行“街区制” 网民存诸多担忧
记者采访梳理发现,不少网民对“街区制”的推广也表示了担忧。首先是安全问题。原先封闭的小区“开放”后,势必会出现人流、车流增多的情况,出门就是马路,再加上非小区人员穿行,安全如何保障?网民“辣木珍源素-冰冰”说:安全性呢?出门就是公路,小区里孩子多的怎么办?网民“重庆飞子”说:小区用地不是业主公用地吗?打开会增加安全风险吗?有补偿和防范的跟进措施吗?
其次是权益问题。部分网民认为,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停车场等公共环境,是购房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属于小区全体业主的“私产”,如果以后要对社会开放,那么随之而来的噪音污染、资源被占用等情况会降低生活品质,业主权益会受到损害。
再次是管理问题。“小区开放后,物业如何管理是个棘手的问题,小区里可能会出现很多平时物业人员并不熟悉的人,增加了管理难度和工作量,还可能导致矛盾纠纷的上升。”一位在物业公司工作的网民说。
配套政策要完善 治理水平得跟上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主任潘强等专家表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改革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阶段。但在相关政策“落地”过程中,还需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住房建设部门等多方协同并举,在技术规范、区分各类城市形态等层面,进一步细化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
此外,在“街区制”的推广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有效性。“对于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细致研究,短时间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但对于个别能对交通拥堵起到明显疏解作用的关键节点,在完善配套措施的基础上,逐步打开。”吕斌说。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规划师张丽梅认为,中国的居住空间是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围墙是中国文化在建筑上的表现。“封闭街区”是多年形成的,所以“街区制”的推广需要渐进式地、稳步地推行,并且逐步转变公众观念和提升公共意识。
“街区制”也给提升城市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俞孔坚表示,建设开放的街区,关键在于革新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倡导社区自治,鼓励每个居民都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组织当中。从西方的经验来看,社区越开放,安全性越高,关键就在于如何管理。
(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新媒体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