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秦腔剧团 坚守只为一声吼
1月18日,沿着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北堡村的乡道一直走,刚走进新牛山庄,远远地就听到锣鼓声响,二胡悠扬,循着声音很快就找到了长青秦腔剧团的排练室,这里正“上演”《探窑》。
“姑娘,平时不听秦腔吧,我们给你露一手!”看到记者进屋,五六位演员取出行头,拿起乐器,欢快地唱了起来。锣鼓时急时缓,唱腔也时时变换,演员们一举手一抬足、吟唱的每字每句,都流露着浓浓的秦腔韵味。
春节到了,排练、演出,再排练、再演出,这是剧团演员们元旦过后的生活节奏。在镇北堡镇,提起长青秦腔剧团,大伙儿都说棒。最近,剧团正忙着排练,等着春节去给村民们唱呢。
1995年,做木工的康维西背着一把板胡,从西吉老家迁到镇北堡镇谋生,尽管条件艰苦,在闲下来的时候,他还是不忘自己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吼两嗓子秦腔。后来他和一些会拉乐器、爱唱戏的人凑到一起,组成了秦腔剧团。“每到集市或社火时,我们都去唱,乡亲们觉得不过瘾,有时还要加场。”康维西告诉记者,不少村民耳濡目染,慢慢地也喜欢上了秦腔,自愿加入团队。
“大家都爱听,但出钱的少,好多都是免费唱。”团里人员、场地、设备的费用怎么办?面对眼前的困难,康维西拾起老本行,做起了乐器。檀木、旋钮、琴弦……这些物件在康维西手里没几天,就变成二胡、三弦、扬琴等成品,便宜又好使,不少城里的演出人员都慕名而来,康维西硬是靠着卖乐器的收入撑起剧团。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仍然要求年年有新剧目,道具服装也年年添新。
在剧团中,有不少团员是半路学艺的,有些跟着康维西学个一年半载,便能登台演唱。46岁的付秀梅长相秀气,可一开口却技惊四座,她擅长的是反串,一段《包公》选段,低音时清晰可闻,高音时有张有弛。“我能上台唱,全靠康老师教导和平时在电视上听。”付秀梅说,自己不识字,就买了好多碟片,一有空就跟着唱。
70多岁的老程也是近几年才跟着学打梆子的,他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孩子有时会陪着他骑自行车到排练室排练。“每天早上8点半出门,中午回家吃完饭,下午再出来,跟上班一样。”老程每天排练前都要仔细打扮一番,从头到脚收拾得整整齐齐再出门。
荣作福原本是枸杞养殖户,对秦腔一窍不通,一次集会上听到秦腔,便入了迷,随后加入剧团开始学习。现在,荣作福已经能完整地唱上几出戏,还有几个铁杆粉丝常常打电话问他啥时候演出。
“唱戏不挣钱,为什么还要坚持?”记者问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在唱秦腔这条路上,康维西和团员们表现得十分坚定。
采访当天,镇上超市的负责人打电话告诉康维西,有一家电器行开业,想让他们助助兴。“好!”康维西一口答应,放下电话带着五位团员就往镇上赶。电动车上放着各种乐器,寒风将大伙的手和脸冻得通红。“慢点,别把东西掉了。”康维西叮嘱着大家,并不时回头看看自己车上的东西。
超市门口,人群已经熙熙攘攘,随着一个手势,现场沸腾起来。村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看戏,一边和旁人讨论着戏里的门道,都在享受这轻松的时光。看着大家高兴的笑容,康维西舒了一口气:“这就是为啥不挣钱也要唱戏。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康维西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里唱完我们还得回去排练呢,从大年初三到十五,基本都排满了,要去各个村唱,鸡年,我们要让父老乡亲看到更好的戏。”从大家的眼里,记者看到“快乐”是唱戏人和听戏人共同流露的心声。(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