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天然草原鼠害监测 开展防治保护草原

08.12.2014  18:37

  2014年按照自治区农牧厅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全市天然草原面积较大的县区,严格按照相关灭鼠规程,认真做好鼠情监测工作和灭前样方设置监测工作,并提前联系安排好毒饵临时存放地点,做好防治区域的GPS航迹坐标,对天然草原灭鼠区域范围内的村镇进行大力宣传,对参加灭鼠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做好防治区域警示牌设置工作,确保人畜安全。

  目前,全市天然草原灭鼠工作已全部完成。灭鼠在我市滨河新区和灵武市的天然草原上以村组为单位,拉网式集中灭除,采用封洞投饵法、按洞道投饵法两种方法进行灭鼠,使用自治区草原工作站提供鼠药(不产生二次中毒的)D型肉毒素毒饵19.3吨,先后共出动草原上投放鼠药、封鼠洞等人力劳动1234多人次,投入人工劳动资金约15万元,完成防治面积15万亩;同时在灵武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开展狐狸驯养生物灭鼠防治工作,持续防控防治面积20万亩。

  6月下旬对鼠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灭后效果密度调查,灭效达到90%以上,灭鼠率达到94.7%。2014年天然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成功有效的将害鼠数量控制在了有鼠无害的程度,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灭鼠项目实施,阻止了由于鼠类盗食牧草,挖土做穴等引起的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同时减少了牧草损失,避免了鼠疫传染人危险。使草原主要害鼠数量保持在“有鼠无害”阶段,巩固了草原治理成果,改善了示范区域内草地生态环境,维护了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银川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康英   梁瑛)

(银川农牧局 yc-xmjs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