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
“十二五”期间,深圳PM2.5浓度从4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9.8微克/立方米,灰霾天数由年112天降至35天;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东部近岸水质达到国家海水水质Ⅰ类标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成为深圳发展的“新名片”。
是什么让深圳这个人口密度、产业密度、机动车密度、火电厂装机密度极大的城市,在创造单位面积产出GDP全国第一的同时,空气质量在74个重点城市中位列前十?答案是:绿色发展。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说,深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市为重要抓手,把绿色低碳融入规划布局、环境营造、设施提升、产业集聚等各方面,精心打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样板,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全面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探索和示范。
以制度为抓手,建立生态文明新模式
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深圳绿色发展的抓手。近年来,深圳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倾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稳步向生态文明城市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深圳将49%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出台了管理规定。2006年起,深圳市印发实施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方案。近年来,又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要求,推动生态线规范化、精细化管理。2015年,深圳森林覆盖率达到41.52%,已建成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批准建立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
从深圳市区向东,穿过梧桐山隧道,就来到深圳最美的滨海城区盐田,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码头盐田港坐落于此。这里还是深圳最具知名度的旅游休闲胜地之一。然而,建区之初,盐田区也曾饱受区内港口物流业、珠宝加工业带来的噪音、扬尘、污水和尾气等困扰,屡遭居民投诉。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盐田区委书记杜玲介绍,近年来盐田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工作主轴,坚持走“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优”的发展与保护并重之路,在绿道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餐厨垃圾处理、市容环境考核等项目上赢得了一个个奖杯。2015年盐田区还创新推出了“城市GEP”概念,首次尝试为城市生态系统“定价”。日前,盐田区还出台《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机制。
被誉为深圳最后“桃花源”的大鹏新区,是深圳惟一不考核GDP的城区。新区被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占全区面积的73.5%,自然海岸线保有率70.6%,海洋生物4000余种……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2014年大鹏新区编制完成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履职情况进行审计。目前,大鹏新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三个国家级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入海陆统筹发展期。
环境倒逼产业转型,打造绿色发展新动力
绿色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迫于环境的压力,深圳很早就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鼓励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提高新能源汽车应用普及化程度。通过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对原有经济系统进行绿色改造,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探寻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
生物医药产业是深圳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以深圳市合一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免疫细胞技术领域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5月成功登陆新三板。据合一康公司CEO罗晓玲介绍,多年来合一康持续保持发放细胞制剂合格率100%、细胞零污染率、危险废弃物100%合法移转;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和肿瘤高危人群预防的“基于γδT细胞技术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创新平台”被科技部、环保部等多部委联合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011年的“大运蓝”是深圳铭记的色彩。那年,深圳市政府携手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了1511辆各类新能源汽车,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客车投放最多的城市。深圳公交目前已共投放3000多辆五洲龙新能源客车,运营线路200多条,成为保卫当地蓝天白云不可或缺的力量。五洲龙公司董事长张景新说,“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绝对要环保,从事新能源汽车事业就是想为青山绿水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统计显示,深圳市在“十二五”期间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6万辆。
得益于深圳多年来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坚持和经济结构绿色化调整的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4%。“十二五”期间,深圳市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7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深圳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八个明显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5%、43%、29%、21%。正如马兴瑞所说,深圳已从过去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发展模式,迈向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秦海波 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