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升级版”宁夏借势突围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蕴含新机遇。今年全国两会,“新常态”无疑成为代表、委员们最热议的词汇。如何适应、引领并借助新常态打造内涵丰盈的“升级版”宁夏?3月5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宁夏代表团代表们纷纷建言。
过去十几年,宁夏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宁夏经济打破“常态”,增长8%。虽然经济列车缓速前进,但沿途风景别样出彩,以煤化工为例:宁东基地烯烃产能达到160万吨,宁夏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基烯烃生产基地,煤化工行业异军突起,与煤炭、电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下,宁夏工业经济实现增长,这就是主动调结构、引导新常态的表现。”马瑞文代表说。适应、引导新常态首先要理性认识新常态,方能从中觅得机遇,借势发展。过去,宁夏经济增长主要靠“汗水”,即固定资产投资等拉动发展;未来,则要靠大脑、靠智慧,靠创新驱动,从体量增长转向内涵、体量内外兼修的双轮驱动式发展。
王永耀代表认为,转型突围,创新驱动应该一马当先。“新常态下,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拿出新思路,想出新办法,用创新思维积极应对。”王永耀代表说,新技术、新思维是打破传统,实现质量、效益双收的“孵化器”。如招商引资,仅靠传统的土地、水、煤、电等资源条件已不足以吸引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潜在优势,通过全产业链搭配良好的政务服务来吸引资源合理流动。
“煤炭行业是宁夏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正因如此,它在转型中面临的困难更多,国家关停高耗能产业,给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及价格的持续走低带来了一系列困惑,由煤炭转型升级到煤化工是突围的最佳路径。”罗春桃代表说。创新驱动是“大脑”能量的重要体现,是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也是市场活力的原动力和目标,只有将创新驱动和市场对接,才能碰撞出最美的“火花”,才能真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代表们认为,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解决各种“成长烦恼”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大脑”内存,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健康发展,在产业纵向转型、横向融通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不仅仅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典表述,更是对简政放权、深度改革的要求。
对欠发达的宁夏而言,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革“内部环境”寻找能量生成的最佳路径,从而推动发展实现突围则是必然选择。
白尚成代表说,今年是宁夏深化改革实施年,这表示,接下来的改革力度将持续加码,从政府自身改革逐步转变到完善市场体制的轨道上。今年,围绕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宁夏将推出一批上接中央精神、下接宁夏地气的改革举措,以此推动行政审批制度、财税、金融、农村、法治建设等领域的改革破局,用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政策推动的“加法”换得市场活力的“乘法”。
“中小微企业将成为未来支撑发展的生力军,因此,金融体制的改革尤为重要。过去,他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发展,以后要利用好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杠杆撬动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白尚成代表建议。
经济新常态,更需精神“升级版”
“新常态,不是说速度降低了就是常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是要追求质量与速度并驾齐驱。”白尚成代表认为,如果不追求速度,宁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扶贫攻坚、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各种百姓关注的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经济新常态下,精神面貌不但不能常态,反而要更新换代!
“宁夏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调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代表拖着,要迎难而上主动应对,积极作为。”白尚成代表说,敢于突破才能实现目标,如重工业偏重的问题,如资源转换型工业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问题,都需要迎难而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单位能耗行业最低、技术运用行业最先进、综合成本行业最低、创造的劳动生产率行业最高等。
王永耀代表说,现阶段,宁夏的实际还是发展不足,速度与质量并重是宁夏的现实选择,保证速度、质量与效益最关键的发展要素便是“升级版”的精神面貌。要以追求发展的高度积极性迎接经济新常态下的万千市场变化,推动宁夏经济破茧蝶变。(记者 马晓芳 徐佳敏 高莉 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