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集中拍蝇45天通报41案 与土地相关案约占四成
纪委集中“拍苍蝇” 45天通报41案
与“土地”相关案例约占四成还有多起案例涉及套取资金款项
“当前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5月26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反映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督办协调会上这样强调。这已经不是中央纪委近期第一次强调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4月23日,黄树贤在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上披露,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已制定《2015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而在地方,各省份纪委的基层反腐工作也不断深入,除了通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典型问题,还开展了围绕着基层腐败线索的详细排查。
典型案例与“土地”相关案例约占四成
近期,纪检部门密集“拍苍蝇”。4月23日,黄树贤在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上披露,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已制定《2015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5月26日,黄树贤在反映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督办协调会上,再次强调基层腐败危害。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23日以来,仅一个多月时间,中央纪委网站通报了广东、福建、山东和贵州等4省份共计41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通报显示,其中至少有17起案例与“土地”有关,包括房屋改造、移民安置、建房审批及土地使用权等问题,约占案例总数的四成。在上述17起案例中,多名国家公职人员涉嫌在拆迁过程中违法牟利。
贵州省纪委通报的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征地拆迁腐败窝案,便是其中的代表。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钟山区明湖社区明湖居委支书、项目指挥部拆迁组组长王鹏,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光强等拆迁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帮助“两违”户伪造资料、虚增面积,骗取征地补偿资金,从中收受贿赂。全案涉及77人,其中国家公职人员7人,涉案金额800余万元,目前已移送司法机关9人,现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外,典型案例中,还涉及套取多类资金款项的问题。例如,福建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报账员陈魁星贪污低保补助款、贵州遵义市道真县畜牧系统骗取国家种羊补助金、贵州遵义市仁怀市火石岗乡社会事务办原三任主任贪污敬老院院民集体供养金等。
点名通报
多名村干部、公安副大队长被点名
黄树贤在4月23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四风”面上有所好转,但树倒根在,仍停留在“不敢”阶段,远没有做到“不能”,更没有达到“不想”。从各省份的情况通报来看,利用职务便利牟取私利案件也在基层多发。
据贵州省纪委通报,六盘水市水城县滥坝镇滴水岩村党支部原副书记王大林,利用职务便利,套取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资金,伙同他人侵吞村“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工程项目款。毕节市金沙县太平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原工作人员梅波,则存在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问题。
在福建省通报的6起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公安干警收取关照费的案例。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霞林派出所副所长郑志尚,在担任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禁毒大队副队长等职务期间,被指利用职务之便,以关照的名义向其管辖内的酒店等经营者收取财物共计40.5万元。2014年10月,郑志尚被开除党籍,司法机关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
此外,广东省韶关市一名村干部徐焕礼“联手”村会计等人,收受当地某房地产公司贿赂80万元后私分,帮助该公司长期低价租用村小组120亩集体山地。
线索排查
重点盯住征地拆迁等问题
根据各地区发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线索排查,成为保证基层反腐产生实效的重要举措。
陕西省西安市纪委近日召开会议,集中力量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北青报记者获悉,此次查处突出五个重点,包括突出查处在征地拆迁、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土地征收流转过程中的问题;虚报冒领、侵吞挪用各类专项补贴、截留强农惠农等问题;基层执法、监管等窗口行业和领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权钱交易、受贿索贿的问题;职级不高、位置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向群众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敲诈勒索的问题;在民生服务、投融资等关键岗位中经手管理国家资金、资源,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山西省委开展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专项治理,对十八大以来乡村信访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逐件梳理登记。这项工作将在6月10日前完成。
5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曾发出一份“问责”通知,按照统一部署,发改委、民政等10个单位纪委(纪检组)要跟踪督查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建立台账,督促所在部门(单位)整治和清理。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以排查方式了解基层在哪些重点领域存在易发多发的腐败问题,这是基础性工作。“但仅排查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整治,包括惩处、问责。要对排查出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来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释疑
群众身边腐败危害有多大?
自4月23日召开的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严肃查处多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
“后者主要涉及作风问题,有时候这些行为并没有侵害到群众切身利益,离他们还比较远。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最大的特点是直接性,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相关性,群众能够感受到这种腐败行为的危害,并且群众往往根据这些腐败问题来评价领导干部。”
他指出,反腐败的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这也是今年的重点”。
他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从已经公布的案例来看,今年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力度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项治理活动的进行,比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正风肃纪专项检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基层腐败问题的解决。二是结合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有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为。”
观点
纪检“双重领导”体制还未在基层严格落实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大量的基层腐败涉及民生领域,而民生领域涵盖非常广泛,包括社保基金、土地使用等利益方面问题。“这些问题覆盖面广,数量大,涉及人口多。有群众觉得反腐并没有触及到自己身边的事情,(基层反腐)这样的诉求就非常强烈,对于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要抓紧加以解决。”
专家分析认为,官员作风也是围绕在群众身边的问题。“将群众身边的问题作为重点来加以解决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生的必然现象,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李成言表示。在他看来,基层反腐和对高官的查处其实是一个整体推进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谈及基层腐败线索排查中的难点,李成言认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双重领导”体制还没有在基层真正严格落实,“这恐怕是一个根本问题。”他指出,在排查线索之后,把问题报给同级党委的同时,应及时上报给上级纪委。“要将权力从上往下压,压到基层,落实‘双重领导’,既要抓典型案例,还要出台严格规定,从制度层面对基层官员加以约束。”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伟桂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