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银川模式
10月25日,永宁县闽宁镇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陪护下回家。闽宁对口协作17年来,创造了扶贫攻坚的“闽宁模式”,目前投资2.3亿元的闽宁镇小城镇一期建设项目已完成,闽宁风情街正在建设,闽宁产业园已有数家福建企业入驻。记者 宋克强 摄
11月12日,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壹泰牧业养殖场里,6000余头肉牛悠闲地沐浴着初冬的暖阳。生态移民白岩刚夫妇刚把草料运过来,肥壮的肉牛们便拥到了食槽边。
看着吃料的牛儿们,白岩刚说:“养殖场里托管着我家的一头牛,我家每年能分到2000元红利。我们老两口一年在养殖场打工还能挣六七万元呢。”
今年,闽宁镇通过调查摸底并张榜公示,确定了1186户贫困户。政府投资为这些贫困户每户购买了1头肉牛,由壹泰牧业托管,每户每年分得2000元利润。“连续分三年红,大多数贫困户收入就能超过人均2300元贫困线,脱贫销号。”壹泰牧业董事长刘红财分析说。
壹泰牧业托管闽宁镇扶贫肉牛项目是银川市实施精准扶贫产业项目之一。今年,银川市针对每个移民村的实际和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策”的模式,实施项目带动,使扶贫工作由“漫灌式”扶贫向“精准式”扶贫转变。
工厂建在村头
去年10月,几栋乳白色的针织厂房,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拔地而起。
随后,340名从彭阳县搬迁来的生态移民妇女,扔下锄头,穿上工服,成为产业工人。
杨丽霞在家门口当纺织工已经一年了。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她就进入厂房做工,下午下班回家操心一家老小吃完晚饭后,盯着孩子写作业。“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家门口上班最大的好处是能照顾上家。还不用再顶着太阳干重体力活,厂房里干净舒服,我们脸都变白了。我们不再是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工厂让我们学了技术,学会了一些经济知识,生活方式也向城里人看齐。”
为了使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银川市采用“政企合作模式”在移民村建设工厂,让移民在家门口就可进厂当工人。银川市和各县(区)政府拿出1.2亿元建厂房、搞基础设施,引进宁夏中银绒业公司投资4亿元买设备、安装生产线,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永宁县闽宁镇、贺兰县洪广镇和灵武市狼皮子梁4个生态移民安置区分别建设年产100万件,解决移民就业的羊绒针织厂。
目前,建在移民村的4家针织厂全部投产,2000多名移民已实现了稳定就业,月收入1500—3000元。
扶贫产业百花齐放
这几天,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成了西红柿的海洋,温棚里西红柿成串地红了,市场大棚里堆满了西红柿,拉运西红柿的三轮车排成了长队。
“我们村户户都有一栋大菜棚,近一个月来六七万公斤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和顺新村支部书记李效峰说。
和顺新村已安置生态移民750户3000多人,户均一栋温棚,用于发展西红柿、小吊瓜等蔬菜产业。
这750栋温棚是政府送给移民的致富金钥匙。温棚土建、水井水泵、滴管、薄膜等配套设施全由政府投资,移民只需学好技术,就能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金凤区农牧水务局先后派遣农业技术员36名,安排农民技术员8名,分成7个小组蹲点驻村,为每一名移民做好技术服务。
“村村有规划,户户有项目”成就了精准扶贫的银川模式。
银川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因村施策精准为移民脱贫量身定制致富产业,什么能赚钱、能致富,就引导农民干什么。鲜切花销路广、利润高,兴庆区就改造提升月牙湖乡400栋日光节能温室发展鲜切花种植,移民经营1组花棚每年收入2万元。为了解决50-60岁弱体力移民“就业难”问题,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到生态移民安置区建立工厂基地,发展轻体力产业。灵武市扶持泾灵移民新村发展草编产业,西夏区建设10万只生态鸡养殖园区,兴庆区引进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1000亩红树莓种植、万只肉兔养殖等项目,普惠到当地每一户移民。对于因残、因病等导致的特困移民,银川市政府购买奶牛、肉牛,由企业托管,移民分红,帮助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