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步履铿锵奔小康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一鹏 黄文燕 实习记者 赖栩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在这场攻坚战中,气象部门实打实干、全力攻坚,用科技的力量为贫困地区守住致贫返贫的底线、全力融入精准脱贫发展方略,用责任和担当履行着这项光荣的政治使命。
稳固根基 健全气象为农服务 “ 两个体系 ”——减少自然灾害在脱贫攻坚中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又多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区。除地震外,旱灾、洪涝、风灾、雪灾、寒潮、沙尘暴、病虫害和泥石流、滑坡、崩塌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犹如利剑悬在贫困地区政府和民众心头,给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不确定性。
“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气象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
围绕中央部署,中国气象局党组强化气象助力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中国气象局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气象保障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构建乡镇全覆盖的气象灾害监测网、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提升贫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开展贫困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推进贫困地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等八项重点任务,成为指导气象助力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所在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建立相应领导机制,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并扎实推进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扶贫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在各项部署中,贫困地区防灾减灾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精准脱贫中的防灾减灾,贵在摸清底数,更需踏实勤干。2015年,中国气象局对全国贫困县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进行普查和评价,用权威的气象数据和方法全面分析全国贫困地区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情况,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议。2016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在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建设,2017年实现“三农”服务专项在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投入资金占中央资金总投资的70%。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不断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基层延伸,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不断强化。截至2016年,国家级贫困县共建成各类区域气象站18958个,分布在11326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达89.2%;全部完成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普查,50.9%完成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编制;加强贫困地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核心技术研究,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报能力大大提升。
贫困地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逐步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90%的贫困县乡镇;92.3%的国家级贫困县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小组或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15.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24万名气象信息员,覆盖99.5%的行政村。2017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推动贫困地区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对发挥驻村扶贫干部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构建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等提出要求。
在贫困地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深入人心。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均研发、引进或完善智慧农业气象平台、APP、微信等智能服务终端;各贫困县积极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将11.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服务对象;气象监测到乡镇、预报到村、预警到户、服务到产业等各具特色的气象服务在基层遍地开花。
此外,人工影响天气被摆到突出位置。气象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度;加快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进程;按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冰雹多发地区地面作业装备布局、更新地面作业装备;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对口援藏工作,作业能力不断增强。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部署,对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防灾减灾能力薄弱、人才匮乏的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力的提升更带来令人欣喜的民生“成绩单”。
仅2016年,宁夏在5月成功组织硒砂瓜霜冻预警服务,及时停止破膜放苗,减少经济损失1.2亿元。8月,贺兰山发生特大暴雨,引发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气象部门及时、准确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服务,为自治区政府组织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大灾面前人员“零伤亡”。
甘肃省气象部门在祁连山区实施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项目,科学利用空中水资源大幅提高河西地区降水效率。平凉、天水分期增建多个标准人工作业点,构建高炮防雹增雨三层防线,人影作业保护粮食作物投入产出比达1:415,苹果投入产出比达1:4150。
在定点帮扶的内蒙古突泉县,中国气象局编制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成立专家技术组,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的贫困户数据库,以设施农业、大田农业、风能太阳能开发、人工增雨防雹、气象灾害防御等为服务重点,累计帮扶396户775人。
融入发展 寻找优势资源形成特色产业 ——用独特气象科技优势创造致富新契机
脱贫攻坚,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即寻找贫困县自身资源优势,针对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绿水青山、冰山雪原转化为金山银山。根据《全国贫困县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特点分析》,尽管贫困地区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却也是气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地区。气象部门也正在寻找资源优势,塑造特色产业的新发展中,不断适应服务端新需求,推进供给侧服务的优化。
推进产业扶贫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中国气象局从全国层面组织了贫困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推进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精细化到行政村的普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开展旅游气候资源区划和评价,开展负氧离子含量等旅游资源调研,建立对全国自然资源的整体认知,提升太阳能评估、风电场风速和风电功率短临预报水平。
在各地,气象部门更是主动融入,用科技在扶植特色产业发展中大施拳脚。
在中国第一水果大省陕西省,全省果业基地县和主产县农民80%以上收入来自果业,种植果树成为陕西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省气象局编写《陕北优质苹果种植区可适当北扩》的决策建议,促成全省苹果新增面积达到300万亩,推动40多家果品企业和合作社认证,平均提升15%附加值。气象部门还推广了农业适用技术超过200万亩;应用干旱防御技术,提高果园30%左右的水分利用效率;苹果花期冻害防御适用技术则促使每亩苹果园减少80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在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省面积76%的甘肃定西,气象部门提出将马铃薯播期推迟20天至30天的精细化播种方案,并逐年开展适播期预报服务,大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粗略统计,平均每亩增产93公斤,年增收1.55亿元。永登县气象局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农业气象大数据融合分析,让永登娃娃菜打破了气候条件造成的只能一年一茬的制约。
在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对优质的安徽省,气象部门重点实施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与溯源服务,利用科学规范的信息为农产品贴上气象标签。具备气候品质评价的泾县“绿环兰香”绿茶、南陵“徽王蓝莓”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20%;可溯源的“多岛湖大闸蟹”线上线下销售3000多单,累计超过1万斤。省气象局与省旅游局联袂打造“爱上农家乐”平台,针对贫困乡村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和气候资源,开展了线下扶持、线上推介等服务,并把随身气象服务植入到乡村游体验的全过程。
贵州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居住生活。贵州气象部门结合各地特有的避暑气候资源优势,成功论证与打造了“中国避暑天堂——贵州”。“金字招牌”亮出来后,贵州各地着力打造以特色文化、避暑休闲度假、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为重点的国内优秀旅游目的地,推动贵州旅游产业的大突破、大发展。另一方面,贵州省西部、中部及西南部局部地区、南部局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储量,截至2016年,全省气象部门已为50多个风电项目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评估同样收获很大。六盘水市盘县就属于太阳能资源富集区,滑石乡岩脚村成了全省首个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试点村,全村家家户户屋顶均安装上了太阳能板,用电不花钱还能赚钱。
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中国气象局主动利用行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源权威度高、科学性强,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决策支撑。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也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等有关。中国气象局将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努力推动贫困地区面向各行业气象服务的多元、精准发展;结合各行各业扶贫开发规划、意见与工程,突出精准应用,对功能区内的天气气候共性问题进行预研预判,集中攻克气象与可持续减贫相关的核心关键科技瓶颈难题。
(来源:《中国气象报》 2017 年 10 月 17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