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走私向西南陆地边境线转移
16.11.2015 18:31
本文来源: 粮食局
广西边境屡破粮食走私大案。据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防城港中院近日审结了一起特大走私大米案,吴文国等6名在中越边境参与大米走私的罪犯受到法律制裁,6人最高获刑12年,并处罚金800万元。
2014年以来,执法部门在防城港市东兴市、崇左市龙州县以及百色市靖西县等地陆续破获多起重特大走私大米犯罪案件,打掉大米走私犯罪团伙10余个,有的案值甚至超亿元。
“利益驱使是最主要原因。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大米与国内大米相比,不少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生产种植成本、人工成本较为低廉,每吨价格相差400~1000元,具有产量高而成本低的优势。”广西粮食行业协会会长覃泽鲁说。
广西中越边境一些打私执法干部分析认为,去年以来全国海关部署开展打击农产品走私的“绿风”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但实际情况也表明中越边境粮食走私形势依然严峻,而且近期又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一是大米、玉米等粮食走私活动开始向广西西南边境转移。东兴北仑河沿线曾经是全国活跃的走私地带,经过2012年以来的严厉打击和综合整治,特别是对大米、食糖、疫区冻品等重点打击,如今北仑河一线高规格管控地段秩序已有明显改善。东兴海关缉私分局一位负责人介绍,为了逃避打击,走私活动不断在边境地区“漂移”“游走”,寻机突防,已经出现了走私活动开始向崇左、百色等边境漂移的新动向。这些地方山高林密、通道众多,更加难以防范。
二是部分边境地区走私分子使用机械挖开通道,连接国防巡逻道实施走私,侧面反映走私活动猖獗。凭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韦家云说,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法分子从越南一侧用铲车、挖掘机开挖通道连接上我国防巡逻道,被阻止后又反复挖通。由于国防巡逻道与国内公路相连,一旦通道连上走私活动将更为便捷。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目前边境各县(市)政府均成立了打私办来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开展打私工作,但如果协调乏力,容易使打私成为“打私办的工作”。当前在继续开展大米等农产品走私专项严打行动的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部门、区域协作和跨境联合打私,并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建立健全边境走私防控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
本文来源: 粮食局
16.11.2015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