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吨煤到宁夏能源工业的崛起
“1957年,石嘴山矿务局一号斜井破土动工,是宁夏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煤矿。”4月30日,原石嘴山矿务局第一煤矿退休职工王建忠回忆。老人说,当时井下巷道有300米至400米长,下井上井全靠两条腿走。矿区生态环境恶劣,一刮风眼前全是黄沙煤灰,什么都看不见,碰到这种情况,只能拽着一根拉在井口和居住的窑洞之间的绳子,摸索着走。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就近解决西北用煤问题,国家派出勘探队深入贺兰山腹地普查,发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全国其他煤田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煤种相对比较齐全,焦煤、肥煤、廋煤、贫煤、无烟煤样样都有,其中动力煤最为丰富。煤田又在黄河边上,煤水相依,发电条件十分优越。
1956年1月24日,西北煤矿管理局按照煤炭部“贺兰山北段、黄河两岸以石嘴山为中心,建立西北煤炭生产基地,责成西北煤炭管理局派得力人员开始筹建”的批示,在西安成立了石嘴山煤矿筹建处。5天后,以孙昶为首的筹建处成员到达贺兰山北部一个山沟里的药王庙,设立了石嘴山矿区建设临时指挥部,开始了宁夏煤炭工业的艰苦创业。
那时的石嘴山,是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不足3000人口的荒凉小镇。没有铁路、电力、通讯网络,没有任何水文、气象资料,甚至连可以租借的住房和办公地点都没有。石嘴山地质勘探队队员白天骑着毛驴、骆驼或步行,到方圆近百里的地方察看地形地貌、搜集资料,晚上点上蜡烛整理资料,绘制图表,制定矿区筹建工作方案。
要想早日开工建井,电力是关键,必须尽快将进口的两台发电机组从兰州运来。
发电设备有4箱18吨重的大部件,公路桥梁、涵洞承受不了,包兰铁路尚未通车,黄河在此时发挥出了大作用。
经过几次实地调查,筹建处决定制作加长、加宽、加固的牛皮筏子,采取分段航运方式,分两次将发电机组艰难运抵石嘴山。
矿山建设需要的大量木材存放在兰州桑园,当时因汽车少,运不过来,便扎成木排放入黄河。不想木排到黑山峡被撞散了,木材顺流而下。有关领导计算了木材从黑山峡漂流到石嘴山的时间,组织人员下河捞,结果一根不少地都捞出来了。
经过70多天的努力,矿区建设所需的600立方米木材、16.56吨钢材和121吨机械设备等从兰州顺黄河陆续转运抵石嘴山。
“建一号斜井时,原计划用混凝土浇筑井筒,但是购不到水泥,加之运输困难,于是改用料石砌筑。”原石嘴山矿务局退休职工张广端回忆。当时指派工人在河东开采石料,除急用部分用船摆渡外,其余石料则等到黄河结冰后,大家手推肩扛,通过冰上运输,保证了矿井建设。
1957年10月,一号斜井破土动工,标志宁夏开发建设煤炭基地的第一个矿井、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机械化矿井开工建设。矿井投入生产后,确保了包兰铁路大动脉上的机车及包头钢厂、酒泉钢厂的动力用煤。1959年5月1日,四号斜井建成生产,年产原煤50万吨。1964年4月1日,上述两矿合并,更名为石嘴山矿务局第一煤矿。到1983年,该矿年产原煤达到150万吨。
原石嘴山一矿退休职工袁瑞宏说:“那时候,在井下干活出一身汗上来,回到冰冷的窑洞,将衣服随便一卷放在地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块冰坨子,抱下井去继续穿。”
1965年,贺兰山下的药王庙,迎来了新中国第二个国家直接管理的煤炭公司——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统一领导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5省区的煤矿建设。这个公司出现在这个“小庙”周围时,从陕西、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河北等10多个省市成建制调入的2万多名干部职工(不包括随迁家属),来到石嘴山参加煤炭工业基地建设。到1966年,石嘴山煤炭工业已成为宁夏工业的支柱之一。
贺兰山煤炭资源开发的一个直接成果,是在贺兰山东麓催生了一个城市——石嘴山。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个具有9个可采区、设计能力为216万吨/年的矿区崛起于宁夏北部。石嘴山“因煤设市”,成为宁夏工业的先驱和摇篮,曾一度引领宁夏工业的发展方向。
从1956年至2006年,石嘴山地质勘探队足迹遍及宁夏全境以及邻近省区,勘探面积6.9万平方公里,先后发现贺兰山、宁东、固原、香山四大煤田在内的煤炭资源。截至2006年底,探明宁夏煤炭资源储量369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1721亿吨,奠定了宁夏煤炭资源大省、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基础,推动宁夏能源工业加速崛起。(记者 蒲利宏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