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家 放不下的人
吃午饭时,一直搀着梦溪胳膊的晓凡突然放手,悄悄躲到离她不远的地方。
梦溪有点不知所措,慌乱地用双手摸索着向四处寻找。
晓凡有一种阴谋得逞后的满足,捂着嘴“嘿嘿”偷笑,随后又以一副“救世主”的姿态重新拉住梦溪的手,一起进了食堂。
两人一同在福利院里长大,是这个“家”里的一对“姐妹花”。这样的小恶作剧不胜枚举,晓凡乐此不疲,梦溪也从不生她的气。梦溪是盲人,今年21岁;晓凡17岁,高一在读。
晓凡自称“女汉子”,走起路来大大咧咧,说起话来古灵精怪,似乎有些没心没肺,实际上却心细如发。“我们每次出去逛街、旅游都是分组不分家,不用想,我肯定和梦溪一起,因为我能把她照顾得特别好。”
分组不分家是福利院孩子外出活动的组织方式,大孩子照看小孩子、方便的帮助不便的,各司其职,安全稳妥。逛街时梦溪常常撞到路人,有时手还会杵到别人身上,“我只能不断替她道歉。”晓凡说。梦溪正在准备钢琴10级考试,晓凡自作主张地安排起来,“平平结婚时你来弹钢琴。”平平在一旁不好意思地推了下晓凡。寒假期间,3个女孩儿能够享受难得的相聚时光。开学后晓凡住校,梦溪在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平平要准备中考,只有周末时光姐妹们才能聚在一起。
在福利院,宝宝区的孩子到学龄后根据鉴定情况,符合入学条件的进入学生区。在学生区,孩子们就得习惯相对独立地打理自己的生活,也意味着他们将从这里最终走出福利院,走向社会,开创自己的未来。
学习区里,几十个孩子同处一室,如同一个微缩的学校,又似一个偌大的家庭,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相处是个技术活儿。有时候吵架,说狠话,但没过多久又勾肩搭背,形影不离。
晓凡并不认为自己比班里同学差什么,“我有很多爸爸妈妈,还有一起玩耍的兄弟姐妹。”最让她自豪的是自理能力超强,“我们班好多同学连衣服都不会洗,但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帮着爸爸妈妈干活儿,擦地、擦玻璃、洗衣服……有时还给宝宝区的弟弟妹妹换尿布。”晓凡说。
为了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孩子们都明白自己必须专心学习,还要有一技之长。福利院是他们的家,想学什么,家里全力支持,周末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补习数理化等课程以外,钢琴、架子鼓、绘画、手工、烹饪是他们的选修课。
福利院为热爱音乐的几个孩子组建了梦铃乐队,晓凡担任贝斯手,梦溪是键盘手。几年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的表演越来越专业,只要成员能聚齐就抓紧时间排练,乐队成员陆续参加了星光大道宁夏赛区选拔赛和央视“非常6+1”、“中国梦想秀”等节目的选拔。
对于未来,正值花季的晓凡还没考虑太多,只想高考能考到离家近一点的学校,能够常回家和姐妹们聚聚就心满意足了。(记者 李东梅 张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