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是这样拍出来的

31.03.2015  17:39
导演杨乘虎指导拍摄。(资料图片)

  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已连续8天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于是乎,西夏——这个消失了一千多年的王朝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部高端纪录片的背后,创作团队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智慧呢?

   动用演员7000人次

  “这几天每天晚上9点,我都准时守在电视前,等待央视10套播放纪录片《神秘的西夏》。银川这座西夏王朝曾经的都城,频繁地出现在镜头中。西塔、西夏王陵、拜寺口双塔、灵武、贺兰山,画面精美大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让咱宁夏人倍感亲切。”“李元昊、李继迁、梁太后、罗太后这些有情有义的西夏人物不时浮现在脑海里。尤其传说中西夏人的重甲铁骑部队‘铁鹞子’,特种部队‘步跋子’和‘神臂弓’第一次被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惊叹不已。战争的场面宏大,剪辑酷炫有力,视觉效果不亚于电影大片。”……诸多观众提起这部纪录片,感慨颇多。

  总导演金铁木介绍:“《神秘的西夏》除了拥有最好的编导外,还有优秀的演员团队,在叙事、结构、剧本和表演方面下足了功夫。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动用演员7000多人次。摄制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挑选演员,并对他们进行西夏历史知识方面的培训。”

  在策划阶段,金铁木导演就确立了“用电影思维打造高端纪录片”的原则和目标。在忠于事实,不违背历史的原则下,以“故事化”的方式,充分运用多种影像语言,调动想象力来重构历史。对历史中最晦涩难懂或需要极大戏剧张力的部分,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交由专业的演员来表演。

  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和发现的过程。金铁木认为,《神秘的西夏》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耗费他精力的一部片子。它讲述了一个民族1000年的历史,一个王朝近200年的历史。整部片子提倡开放式叙事方式,把文献、文物和表演结合得非常好,让历史在不同时空自由穿梭,同时也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它开辟了女性文化这个独立的议题,以女性的视角来讲述西夏妇女的社会地位,是以往史学研究中不多见的。

   熬夜、战高温成常态

  为了取景贺兰披雪,拍摄组在贺兰山一夜大雪后,马不停蹄从北京赶到银川,靠矿泉水和干粮在山上度过了一整天。为了拍摄黑水城日出日落的画面,在今天的内蒙古额济纳旗,拍摄组人员汗流浃背,一熬就是一天。剧组来银川选取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西夏王陵,在这里拍摄了20多天。3个多月的后期制作,近40名团队人员在炎热高温下,每天工作16个小时,熬夜成了生活常态。

  制片人焦连新认为:“从创作到拍摄,主创团队对政治和历史的把握、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令我感触很深。这部片子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回忆:在整个制作中,摄制组经受了超强度的工作,让人敬佩。去年北京的夏天极其闷热,8月份的时候,摄影棚里白天根本无法工作,因为几万瓦的灯一烤,温度高得能热死人。“白天干不成,他们只能在晚上九十点等摄影棚温度降下来后才敢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摄制组工作一个多月,辛苦说不尽”。

  为了实现创作高端纪录片的目标,《神秘的西夏》采用4K超高清摄影机完成全部拍摄。后期,成功复原了西夏王陵群、兴庆府、西平府、贺兰山离宫等西夏建筑,使西夏辉煌璀璨的历史视觉化。

   每集50分钟还看得不过瘾

  以往纪录片每集30分钟左右,这部纪录片的分量很重,超越了以往纪录片时长,达到50分钟。但观众并没有觉得长,而是在愉悦和享受中看完,仍觉不够过瘾。

  “因为每集的时间长达50分钟,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观众在50分钟里能坐得住。”编剧唐荣尧说:“我们从极其分散的史料中把故事拎出来,增加纪录片的趣味性。用电影引人入胜的手法和极具观赏性的画面,吸引观众。”为达到导演的要求,唐荣尧先后多次改稿,累计创作的字数达到25万字。那段时间,他每天睡觉都在凌晨3点以后,“能让观众认识并了解这个曾经崛起在西北高原的民族,我感到非常欣慰。”

  导演杨乘虎担当了《后宫丽影》和《文明之光》两集的导演工作。在《后宫丽影》中,杨乘虎浓墨重彩讲述了三个女人的故事:爱情女神——没藏太后,她历经家族、后宫的风云变幻,为西夏女人第一次打开了后宫通向政治舞台的大门。战争女神——梁太后,她果敢坚毅、智勇双全,充分展示了西夏女人的飒爽英姿。信仰女神——罗太后,她见证了西夏文明的繁荣,推动了佛教在西夏的兴盛。《后宫丽影》给《神秘的西夏》全片在铁血背景下,增添了一抹柔情。

  杨乘虎称,交完片子后很长时间,他都还沉浸其中。这次创作经历,令他难忘。为了追随党项人的历史足迹,在拍摄银川市郊的西夏方塔遗址时,杨乘虎徒步行进了9个小时。这样的行走,让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16年前,带着摄制组到处奔波的激情岁月。

   从五六集追加到10集

  “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传承民族文化,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纪录片史学稿本创作团队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课题组成员如是说。

  为搜集资料,创作团队成员辗转数省区。一方面查阅文献,另一方面奔赴濮阳、武威、张掖、敦煌、云南、河北、广西、山东、江苏等地调查遗民资料,确保在西夏遗民问题上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队员邓文韬表示:“通过这些资料,搞清楚全国近20个省都有西夏遗民生活的足迹,彻底颠覆了有关西夏人被成吉思汗屠城灭绝的错误认识。”为了弄清楚“黑将军宝藏传说”的真正来历,史学稿本团队查阅了最早来到黑水城考察的俄国探险家克兹洛夫的俄文原始记录及其中英文译本,最终给人们呈现了20世纪初,流传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那个传说的本来面貌。

  创作团队成员段玉泉表示:“每一次改动、凝练,我都在思考,如何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故事化的情节设计,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创作团队成员杨满忠认为,观众看到的不能只有故事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感悟和认知。这个稿本诞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剪去多余的枝蔓,把最准确、最精彩、最有意义的成果呈献给大家的过程。

  创作团队成员杨浣告诉记者:“作品就是这么一稿一稿、甚至是一段一段改出来的。看到我们的史学稿本后,央视对这部纪录片的长度由预估的五六集追加到了10集”。(记者 陈秀梅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