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田三友马克利、陈继明、贾志中书画展在银展出

03.08.2015  11:51

  书法马克利

  书法陈继明

  书法贾志中

  马克利

  陈继明

贾志中

  8月2日,由宁夏作家协会、银川市文联、中卫市文联、固原市文联和宁夏观唐文化艺术传媒公司主办的砚田三友马克利、陈继明、贾志中书法作品展在银川市美术馆举办,近150件书法作品给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欣赏体验。书法展特邀著名书法家刘正谦先生现场开笔,并邀请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刘瑞友现场作画助兴。此次展览充分展示了文人字的古朴尚意,内容为先的特质,观之,仿佛古入魏晋,意尚宋元。

  砚田三友马克利、陈继明、贾志中,他们都是从小临帖长期坚持学习书法,也各有工作和专长,马克利是资深媒体人士,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习帖、画画,有《克利风景》等多种专著出版,书法作品曾参加多个展出,曾在北航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著名作家陈继明曾任宁夏作协副主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硕士生导师,珠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堕落诗》,长篇散文《陈庄的火与土》,中短篇小说《比飞翔更轻》、《灰汉》、《陈万水名单》、《北京和尚》、《蝴蝶》等,也曾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并在大学长期讲授书法课程。贾志中则是著名书法家李松先生的入室弟子,宁夏文史馆研究员,曾出版长篇小说《流水顿亚》,发表过不少旧体诗词。贾志中从事的油田工作与文学书法等毫无关系,却在文史哲诸方面涉猎颇深,常有独特见解,是朋友圈里公认的民间学者。他们三人非常热爱书法,作品也是各有特点。经过长期的研习书法和创作,三人将自己近年创作的书法作品拿出来进行展出,目的是就请教于行家里手。

  作家陈继明说,汉字是最容易成为书法的文字,中国书法史就是汉字的历史,同时中国书法,又和文学史、文化史、文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诗词、文章和书法,一体多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完美结构。在漫长的中国文明史上,书法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家常,是文人就懂书法、擅书法,读书第一天就要学习书法;二是审美,那些字写得更好的人,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成为文人中的佼佼者,成为广受欢迎和爱戴的一类人。他们一般都是以文章和书法或功名和书法,一并被后世传诵,后人只是习惯地把他们称为书法家。今天的书法,有和文化传统和精神传统相断裂的危险。我们知道,台湾、韩国、新加波、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书法十分重视。日本的官员任命、婚丧嫁娶,只要是需要庄重感神圣感的场合,都要使用手写的文书。而我们的应试教育事实上对书法采取冰冷和轻蔑的态度,长期把书法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这是需要深刻反思和立即改变的。而所谓的书法热,也常常是一种畸形的变味的急功近利的行为,书法热并不能表明书法受到足够重视了,书法热和书法其实关系不大。作为著名作家和大学教授,陈继明自己在写作和教学之余一直在临帖练字,同时也在大学带书法课,因此,他呼吁全社会重视书法教育,恢复写字课、书法课在中小学甚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位置。

  策展人,诗人阿尔介绍,“砚田三友”马克利、陈继明、贾志中书法作品展和常见的书法展不同,是一个非官方、非商业、纯学术、纯交流的书法展。本次展览,旨在延续书法的文人传统,恢复书法和文化、文学、文字的血肉联系。事实上,三个人的书法各有特点,受到普遍好评,马克利的书法,笔力苍劲,结体雄放,透着不俗功底,陈继明的书法,韵味十足,古朴迷人,有很强的书卷气,贾志中的书法,碑味十足,体势奇特,又不失细腻。时值盛夏和暑期,观赏他们的书法将是一次特别的享受。对于家长和暑假中的孩子,也无疑是一个学习书法和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本次书法展首展在银川展出,时间为8月2日至4日,8月8日至10日在中卫市文化馆、8月12日至16日在固原市博物馆进行巡展、8月22日至24日在吴忠市莆京(宁夏)园宝斋书画院展出。8月5日晚8时还将在鼓楼北街银川市新华书店鼓楼书店举行砚田三友文化沙龙。此后,还将在同心、珠海、澳门、兰州、天水、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巡回展出。(记者纪向钊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