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转型发展需“政策支点”力挺
驻宁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与全国政协今年的有关重点工作不谋而合。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10多个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其中涉及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
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驻宁政协委员齐同生、项宗西、孙贵宝、马宗保等带来的提案,事关石嘴山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几位委员建议,延续石嘴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大力支持石嘴山老工业基地建设,以有力的“政策支点”力挺石嘴山转型发展。
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建市5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近5亿吨,创造产值2000多亿元,上缴利税200多亿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石嘴山市与煤相关联的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有的破产关闭,有的转产重组,由此制约了石嘴山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增长逐步缓慢,工业增加值由上世纪80年代初占全宁夏的40%下降至目前不足20%。
2008年,石嘴山市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大力实施产业转型、民生转型和生态转型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严重制约着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特别是2014年,经济发展陷入历史最低谷,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区排位靠后,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目前,石嘴山市尚有14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未得到治理;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410亿元;城市供热、燃气、供排水等严重老化管网改造资金需100亿元左右;工矿棚户区改造难度大,尚有6903户未改造,需改造资金17亿元。
几位委员表示,石嘴山市经济转型正处在攻坚爬坡的关键时期,亟需国家给予关心和支持。
几位委员建议,将石嘴山市列为全国以内陆开放带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市,为全国内陆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探索新路,创造经验。
石嘴山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支点”的撬动。
几位委员建议,对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给予支持。支持石嘴山市设立专门股权投资基金、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等,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于企业技改、老工业区改造和园区建设。
2008年,石嘴山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10年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验收,将该政策延续至2015年,累计安排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共计19.3亿元。
今后,这一政策能否延续,对于当前经济转型处于爬坡攻坚阶段的石嘴山而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委员们建议,按照《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关于“2013年起,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的规定,将石嘴山市列入“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衰退比较明显的老工业城市”名单,将石嘴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延续至2022年,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年限一致。(记者 吴少男 房名名 周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