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工业文明的气息无处不在
曾经的老厂区,如今高楼林立。
它的来路从1958年包兰铁路的建成通车开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被定为全国10个新建矿区之一开始,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战备为目的三线建设开始,从伴随而来的全国各地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开始。
我们的讲述,也从这里开始,这里的企业伴随着政策的改变而改变、经济环境的起落而起落,这里的人们天南地北而来,五湖四海相聚,他们的欢笑他们的眼泪、他们的辉煌他们的落寞,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现实,值得回味。
半个世纪太久,足以模糊太多记忆。有关“三线建设”企业在石嘴山的历史,4月27日,记者一行深入走访,听到了大量碎片化的回忆。
这些回忆让我们发现,“三线建设”对石嘴山而言,不仅仅奠定了石嘴山乃至宁夏的现代工业基础,更是“无心插柳”般地将工业文明移植到贺兰山下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并在石嘴山悄然传承着……
石嘴山的“气质”缘何不同
在中国的版图上,宁夏很小,无论面积还是经济总量,都在全国排名靠后。虽然工业是宁夏近30年来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很多社会学家看来,宁夏仍然被划为农业文明体系下的地区。不过在宁夏有一个例外,就是石嘴山,一个工业城市。如果以“气质”来比较石嘴山与宁夏其他城市的不同,去过石嘴山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这座城市不太一样,不一样的不是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对于这种说法,石嘴山市史志办曾主任坦言:“石嘴山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建市才50多年,特别是在大武口这个地方,回顾大武口的工业史就是这个地方的历史”。因此石嘴山就给大家一种特殊的印象,“这座城市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区内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谈到石嘴山时感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向区外推介石嘴山时比较别扭,除了沙湖,这座城市好像找不出鲜明的特色。比如在饮食方面,在大武口的街上能找到几乎所有宁夏美食,但是似乎没有一样是石嘴山原创,唯一一个卖出名堂的大武口凉皮也很难界定其是否算石嘴山的地方特色美食。
再看居住在石嘴山的人,除了平罗县和惠农区有世代传承的历史,在大武口区,随便在街头找一个居民采访,聊到爷爷辈很多都是从外地搬迁而来。“这一点在大武口尤其明显,这个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人口来源比较广,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曾主任笑称:“大家都来自外地,却都把自己当本地人,各司其职,把这个城市运转得井井有条”。
石嘴山究竟有什么样不同的“气质”?随着记者与更多企业的接触,逐渐发现,曾主任所说的“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在这座城市尤为突出,正如一位企业人士所言:“工业的核心就是精确、认真、严谨、配合、纪律,如今更强调创造,这些词语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能力和品质,也会通过这些素养的长期训练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如此,一座城市也是这样,它被赋予了工业文明的特质,所以在宁夏,石嘴山与其他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工业文明伴随煤城成长
工业文明是伴随着机械化生产方式、城镇配套完善和居民结构多元化等产生的,因此在衡量一个地方工业文明的时候,上述几个条件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回顾石嘴山的工业文明发展轨迹,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指向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后,石嘴山这个西北内陆小城迎来了工业文明。
1966年前后,西北煤炭机械一、二、三厂(现宁夏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同。)和西北轴承厂陆续从东北、河北和安徽搬迁而来,在贺兰山下修路建厂,到1970年左右陆续投入生产。在当时,很多宁夏本地人都不清楚这些“三线建设”企业对于当地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这些三线企业的到来奠定了石嘴山的工业基础,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原西北煤机二厂厂领导吴健介绍,当时生产的产品在国内都属于一流,石嘴山工业领域的很多空白被填补。就如同这些“三线建设”企业的到来一样,工业文明被那个时代移植到了石嘴山。
宁夏人对于工业文明最初的认知来自于“三线”企业,更形象的说就是大家开始对城镇化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对城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需求”,提出二次浪潮观点的托夫勒(著名未来学家)认为,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程度成正比。因此,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走进煤机一、二、三厂区时,被厂区整齐的厂房和生活配套设施所震撼,“那个时候大武口就一条街,显得比较荒凉,煤机厂就不一样,那里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医院、电影院、商店、理发店、澡堂,都很全,很让人羡慕”,家住大武口区的老宋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给我当时的感觉就是那里像个城市,那些工人们住在厂区不用出来,所有生活需求都能在厂区里解决”。老宋所说的这些其实也就是当年大武口人对现代城镇化的初步认识。
而作为工业文明的核心,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的科学、高效,则是带动一个城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石嘴山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当年大批“三线建设”人才从东部来到石嘴山,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十多年后积累的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直接推动了石嘴山整体工业发展水平。“从1969年起,这些三线企业就从宁夏本地开始招工,当时银川一、二、三中的大批学生被招到三线企业”,原西北煤机三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宁夏的学生有一些留下来了,也有一部分在企业干了几年后回到银川,几乎都成为地方企业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经过“三线”企业培训和锻炼走出去的工人之所以能被重用,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他们学到了真本事。抛开那些复杂的技术流程,单就这些工人对待生产的严谨和认真就让人印象深刻。记者在煤机三厂采访时,对着一位正在机床边工作的工人按下了快门,工人看到记者拍照后走过来问:“能看看你刚才拍我的那张照片吗?”记者有点疑惑,心想这个90后小伙子也太注重自己的形象了。谁知小伙子看完相机中的照片后说:“这张照片最好别用,我刚才在机床边的工作姿势并不标准,发出去让同行看了会笑话咱不专业”,小伙子的话让记者很感慨,这种专业精神不正是推动工业文明发展的核心吗?
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原西北煤炭机械三厂)的工人在机床边认真工作。
三线企业精神影响至今
对待历史,或者说某一段历史,人们往往会以结果论英雄。特别是当我们重新回顾“三线建设”时期这些肩负特殊使命的企业时,不能简单地用如今市场化企业运营的标准看当时的企业。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批从祖国各地搬迁而来的“三线建设”企业,填补了石嘴山现代工业的空白,提升了宁夏工业发展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伴随其移植而来的工业文明影响这座城市至今。
因为以煤炭为主的工业而发展,石嘴山的工业发展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发展阶段,每一次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工业文明烙印。
第一次发展期被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伴随着“三线建设”在石嘴山的建厂开工,推动了当地工业生产和管理的全面升级,也影响着当地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第二个阶段可称为调整转型期,就是从1980年改革开放后持续到整个90年代,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以“三线建设”企业为代表的一批国有企业第一次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期间,石嘴山的“三线建设”企业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抗压能力。用原煤机三厂一位老员工的描述就是:“几个月工资都发不下来,从厂领导到工人都咬牙硬挺着,坚持生产,从银行贷上款就先投入生产,当时大家就一个心思,绝对不能让企业倒闭”。回顾这一段历史,有业界评论,支撑这些企业渡过转型难关的不仅仅是政策帮扶和技改营销转型,更重要的是一大批产业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这可以说是一种奉献精神。这也是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产业工人对企业和所在产业的价值观认同,这种认同感和追随感往往会帮助一个企业渡过难关。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大批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的生存与基层工人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市场经济撬动了每一个人最大的发展积极性,也给大家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特别是近几年来,以煤炭为主的产业持续疲软,石嘴山的一批企业也面临着转型求生的困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似乎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拓宽销售渠道、融资和技术改造领域,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每一件产品最终都需要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去完成,对待生产的严谨、认真将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记者在与一位企业高管交流中得知,在工业转型中,创新驱动被政府和企业天天挂在嘴边,转型发展当然需要创新,但是目前国内工业发展的问题是,一边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马桶盖都要去日本疯抢”,为此国家将“供给侧”改革提到战略高度,仔细琢磨这些问题,回归到生产一线,其实就是每个工人要严谨、认真地完成每个生产流程,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上世纪70年代“三线建设”企业为何能在石嘴山引领工业发展,不就是因为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吗?如今在石嘴山工业转型中,传承了50年的工业文明更需要重视,这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新一代产业工人对待产业的忠诚度和专业精神的继承。(记者 邱青春 马骋 倪会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