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支宁人眼中的第二故乡 | 王月明的时代眼光
王月明1958年参加全国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团中央表彰(左)。(王月明提供)
被打破的“大锅饭”制度
1958年,国家号召10万浙江青年支援宁夏建设事业。20岁的浙江青年王月明带着妻儿及家人来到宁夏。
1992年,王月明被调至宁夏水产研究所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所长。刚一上任,上级领导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王月明在内所有人的工资和福利都要自己去“赚”。
担子很重,但王月明却看到了背后的光明前景。
上任后,王月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而且第一步就对水产研究所沿袭多年的“大锅饭”“开刀”,对经营项目全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听说要打破“大锅饭”制度,所里一下子就“炸了锅”。有人消极怠工,有人设法找茬,但这些都没有让王月明动摇。
当时,为解决鱼苗本地化培育问题,自治区和农业厅曾投资建设了一个技术较为先进的鱼苗早繁中心。可本该效益很好的项目,却因一系列管理和制度问题,全年鱼苗自繁总量不到2000万尾。当时,我区川区各地发展水产养殖的热情高涨,却没有适合本地水土的鱼苗可用。王月明定下鱼苗自繁目标,实行承包经营制。承包经营第一年便繁育鱼苗8600万尾,鱼的品种也不断增加。3年后,每年鱼苗繁育达1.4亿尾,鱼的品种更加丰富,结束了宁夏鱼苗不能自给的问题。
如今,宁夏水产养殖蓬勃发展,到处可见水产养殖项目。鲤鱼、鲢鱼、草鱼等各种水产走出宁夏,跃上青海、甘肃、陕西、西藏等地各族群众的餐桌,这和王月明那代水产人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
超前的思想和步伐
王月明做的第二件大事再次掀起波澜。在那个年代,许多事业单位依然会给职工分房。可水产研究所“穷”,根本无力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全所不到200名职工,146人都是无房户。
王月明和老伴。
王月明想,所里没有钱但有地,何不把地拿出来与房地产企业合作,利益均沾。他联系了刚成立不久的银川中房公司,向该公司负责人讲明想法,双方很快达成共识。通过这种合作方式,研究所里的无房职工分到了梦寐以求的住房。
分房事件之后,王月明得到了大伙的认可,很多职工对这个“外来汉”竖起了大拇指。王月明做的第三个决定,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他要建水上乐园。
那个年代,水上乐园在中国很多城市尚属极为新鲜事物。王月明深信,不论生在何地,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是相同的。他背着干粮远赴多地考察,并下决心筹集760万资金购买水上游乐设施。那时,在宁夏投资100万元都是大项目,更何况是直逼1000万元的投资。许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认为发展理念太超前,然而王月明却气定神闲。
1998年7月,这个“超前”的大型水上乐园正式建成使用。每到周末,每日都有3000名左右的体检者。
2米高的人造浪、模拟大海边的沙滩、室内垂钓池、迷你漂流场、成人水滑梯,一个个新奇的娱乐设施时至今日提及仍让人津津乐道。
同时,王月明还与家乡浙江黄岩市塑料厂联营成立农丰塑料厂,专门生产塑料秧盘。引进先进技术和配方,生产鱼饲料,由于质量高、信誉好,实现产销两旺。一个多年等靠财政补贴的水产所显示出了生机和活力。
如今,王月明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但他依然坚持学习。每周五,他都要参加由105名各行业退休老同志参与的“读书会”。
王月明说,我们的躯体虽已衰老,但思想观念不能衰老,要紧跟时代步伐。(记者 鲁延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