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22.05.2019  06:50
        盐池县坚持质量兴农的道路,整合捆绑各级财政、各类项目、金融贷款等扶贫资金12亿元以上,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则,对全县所有农户实行县级主导产业政策全覆盖,全面落实“1+4+X”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政策,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做强滩羊产业。坚持把滩羊作为全县特色农业头号富民产业,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滩羊等特色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推广滩羊追溯体系和基因检测技术,不断强化滩羊产加销全过程监管。培育扶持鑫海等龙头企业18家,发展滩羊养殖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近500家,建设滩羊养殖棚圈3.3万座,滩羊规模养殖基地326个,滩羊养殖主体呈现“企业+协会+规模养殖园区(场)+养殖户”的结构组成,辐射带动农户1.98万户,规模化养殖比例60%。2018年全县羊饲养量315.7万只。 二是做大黄花产业。结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组建黄花产业联合体,完成黄花产业园建设,出台盐池黄花产业质量标准,加大对黄花菜晾晒加工、新菜品研发、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示范等关键环节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黄花种植、晒场建设、托盘购置、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扶贫政策,制定了全区唯一的《宁夏露地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黄花菜制干技术规程》等生产标准规范,并指导农户实行全程绿色标准化种植,着力打造有机、富硒、高端特色农产品。提升优质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宁夏黄花菜研究院,培育扶持黄花菜新型经营主体33家,注册黄花菜商标10个,累计种植黄花菜达到8.1万亩,年产黄花鲜菜1.8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种植户户均纯收入2万余元,效益十分可观。 三是做优小杂粮产业。加大对小杂粮规范化种植、社会化服务以及产品加工营销等环节扶持力度,着力打造盐池无公害、绿色小杂粮品牌。近年来,在南部绿色小杂粮产业带,种植以荞麦为主的绿色小杂粮40万亩以上,培育扶持了对了、山野香、山逗子等小杂粮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生产各类杂粮达到1.2万吨,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增开直飞无锡航线航班
为积极落石泰峰书记实调研苏银产业园时园区和企业提出商务之窗
宁夏粮食缘何实现连年丰产
宁夏人均耕地相对较多,光照水土条件优越,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