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人业绩的背后——看滨河新区如何勇担当

13.08.2016  20:10

  从决策之初到规划体系初步成型,从荒滩戈壁到“四城”定位,从一张白纸到画出美丽滨河风景线……

  短短4年间,滨河新区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骄人业绩。在奇迹的背后,是一群激情燃烧、奋力拼搏的担当者,是一股坚韧不拔、奋斗进取的强大力量,是一种夙兴夜寐、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

   滨河新区的颜色

  滨河新区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站在如意年产3000万件如意纺高档衬衫、300万套如意纺高档西装项目西装一车间外,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车间的外墙已经刷成了白色,就在几天前,它还是灰色的,而在数天后,完工的主体建筑颜色将变成如意集团标志性的翠绿色。“你要是明天再来的话,工地门前的这条黄土路就看不见了,还有路边的蓝白色板房也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2万平方米的绿化带。

  距离如意项目几十公里开外的宝丰光伏项目,一大片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远远望过去蔚为壮观,被光伏发电板覆盖的黄色沙漠已经完全变绿。“上方光伏发电,下方种植枸杞、苜蓿。”这种“光伏+农业+观光”的新型光伏发电模式由宁夏宝丰集团投资兴建,已于今年6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11.27亿kWh,预计实现年平均净效益3.6亿元。这里也将被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跟踪式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光伏电板下方种植的10万亩枸杞田还将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在实现光伏扶贫的同时,产业园区还将建设观光台、五星级小木屋、农家庄园等观光旅游设施,打造银川市民近郊休闲旅游的新景点。

  从砖灰色到翠绿色,从土黄色到草绿色、鲜红色……随着滨河新区项目的加快推进,人们眼中的滨河新区在不停变幻着色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一位奋战在这里的建设者,却都是一个颜色——黑色。骄阳下暴晒的黝黑肤色,成了记者眼中的恒定色。

   滨河新区的故事

   故事一:

   7月28日中午2时,高温38摄氏度,工地上的钢筋都烫手。

  恒天如意科技产业城内,中冶建工集团如意项目党支部书记谢勇大汗淋漓,电话不断,不停地督促塔吊工、查看内装修、巡视生产线安装……他指着对面不到200米远的的绿地建设项目说:“你看到中间那个倒计时电子牌了吗?上个月绿地进度比我们快,这个月我们反败为胜,完不成任务就必须干个通宵。

  土建、生产线安装、智能探控系统安装同时进行,任务一天都耽误不得。7月24日,银川市的一场特大暴雨延误了工期,工人宿晓俭硬是熬了一个通宵,才抓紧完成了当天的安装任务。

  “通宵作业、三班轮工的工作机制,在项目工地上已持续几个月了。”谢勇一边说着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一刻都没有停歇。

   故事二:

  在如意年产12万吨高性能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工地,工艺专家刘云峰急匆匆地找到滨河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协调电路管网的地下铺设、安装事宜。

  “眼看主体工程就要完工,设备也开始进行安装,如果电的问题解决不了,将严重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工作人员听完后,立即打通电力企业负责人的电话,一番协调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那好,我明天就把需要的相关报告和手续给你拿过来。”……这样的现场办公会,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时“插播”。

  问题解决了,不善言辞的刘云峰才有心情说了几句,家在山东的他已经几个月没见过女儿了。

   故事三:

  王建东是滨河新区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采访当日,他已经3天没回家了。说到回家,家住西夏区的王建东笑称自己上班,就是迎着曙光从贺兰山脚下出发,跨过黄河直到河东。由于爱人在医院工作,忙碌的两口子无暇顾及10岁的儿子。“孩子特别独立,已经被我们锻炼出来了。”“被坚强”的儿子,让王建东十分欣慰。

  扎根滨河新区以来,财务会计出身的王建东也被锻炼成了项目建设“全能”。在王建东办公室的记事本上,每天晚上,他都要列出第二天需要紧急协调办结的事情,平均每天都能列出十多件来。而第二天从早上开始,一大堆新出现的问题又会添加进来。

  就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大致计算了一下,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王建东就接打了近30个电话。

   滨河新区的精神

  记者见到中冶建工集团六公司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项目经理余峻时,他已经在工地连续作战3个多月。

  9月底大数据中心二期要完成主体封顶。为这,余峻把工地当成了家,每天早上天刚亮就爬起来奔工地,晚上9时还猫着腰在工地盯进度。解释、协调、安排、沟通,电话一通接着一通,琐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余峻大事小事都操心,扎进工地就忘记了时间,总觉得活咋干都干不完。

  “周计划、月计划都围着总计划转,我就围着周计划转,工期这周完成不了,就要加班加点赶工,从总公司调配人手。”余峻说,啥时候进度完成计划任务了,晚上倒在床上才睡得踏实。

  室外37摄氏度的高温,余峻的衬衫湿透一次又晒干一次,汗渍一道道印在衬衫上。

  说起家中老婆孩子,余峻满腹愧疚:“我一天不着家,亏了媳妇撑着这个家。

  余峻并非个例。随着接触的被采访对象越来越多,我们渐渐发现,余峻只是众多忙碌的滨河人中的普通一员。

  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一专多能已不足为奇。

  白加黑、5+2,也早已跟不上滨河人的工作节奏。

  正是凭着“以一抵十”,甚至“以一抵百”的工作魄力,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在这里提振,构筑起“精神高地”,滨河新区发展动力十足。

  也正是这样一批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滨河人,组成了一幅幅展现滨河新区精气神的瑰丽画卷。

  那么,这种激情和动力从哪里来?当记者就此采访滨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宏伟时,他未加思索,娓娓道来:“是使命感和责任心。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我们是滨河新区的建设者,也可以说是开拓者、开荒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疆拓土,把它建设成现代化的新区,这是每一位建设者的历史使命。正因为心中有这份使命感和荣誉感,即使再苦再累,对我们来说,也是值得的。

  诚如其言,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要平台”“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引领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正因为这份责任,滨河人才能励精图治,劈波斩浪,负重前行。也因为这种使命,滨河人才能够充满激情,拥有澎湃的动力和激情。

  在这样一片热土上,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令人敬佩的“敢闯敢试、干字当头”的精气神,推动着滨河新区阔步前进。

  记者  李建宁  李慧娟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