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田艳玲: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每天上午6时左右起床,收拾家里卫生,给上学的孩子准备早餐。8时左右,下肢瘫痪的丈夫起床时,她帮助穿衣服。之后忙着做早饭。中午给一家人洗衣服,陪丈夫说说话。然后,出门买菜,准备晚餐,直到晚上把丈夫安顿睡下,她才松一口气。
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凯歌村村民田艳玲,12年如一日,用持久的毅力书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故事。
2006年4月,田艳玲丈夫骑三轮摩托途中,与一个酒后驾车的人相撞,导致下肢瘫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丈夫不能动了,还要照顾他,这一家老小谁来养活呀?”
可转念一想,既然摊上这事了,就要伺候好丈夫,孝敬好老人,照顾好儿女,尽好责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丈夫早日站起来。她四处奔走为丈夫借医疗费,每天帮丈夫翻几十次身子,清理五六次大小便。有时,丈夫大便不畅,憋得难受,她就用手掏。按照医生建议,每天为丈夫作腿部康复按摩,一天不落。一年后,丈夫终于能站起来借助双拐行走了。但是,做不了弯腰动作,穿鞋脱袜一类的事仍需要人帮助。
今年83岁的婆婆患心血管疾病多年,靠药物维持。孩子年龄还小,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她身上。没人的时候她暗暗流泪,有些亲戚朋友建议她干脆离开这个贫困的家庭。但是,面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丈夫,面对无辜的孩子和待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的婆婆,田艳玲难以割舍。
为了让丈夫有个好心情,2009年,田艳玲请人盖起4间砖瓦房。房子盖起来了,但是,肩头却压上了盖房和为丈夫治病的5万多元债。如何偿还欠债?思前想后,田艳玲选择就近务工,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丈夫。
就这样,婆婆白天在家帮助照看丈夫,田艳玲在种好庄稼的同时,到附近一家制袋厂上班。上午6时30分到厂,晚上8时下班,中午只吃一个饼子,喝口开水,直到晚上回家吃饭。为了多挣点钱,她经常加班,有时一天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
田艳玲上班的制袋厂,每年3月中旬到11中旬开工生产,冬季停产。停产期间,田艳玲能稍微喘口气。可是去年厂子停产期间,婆婆因为心脏病两次住院,前后20多天。期间,田艳玲又要照顾丈夫,又要陪床照顾婆婆。
11月28日,接到前往中卫市参加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的田艳玲很平静,她当天中午赶到中卫市医保中心,为丈夫办理医保卡阶段性激活业务。之后,到药店为丈夫买了两样治疗腿疼的药,在亲戚家等待参加次日的活动。“尊老爱幼,孝老敬亲,做个本分善良的人,这是我永远不会改变的做人准则。”田艳玲说。(记者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