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 看收藏 比画画 玩赛车 暑期实践完胜“盖章活动”
暑期临近结束,又到了中小学学生拿着社会实践表到各街道社区盖章的时间了。而在今年暑假,为了消灭走形式的“盖章族”现象,兴庆区不少街道社区“老调新弹”,有声有色地办起了新颖的社会实践活动。
爱国,也可以这样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此,兴庆区部分社区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对暑期实践进行“翻新”。
8月19日一早,在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不到1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来了50多名中小学生和30多名社区老党员。原来,该社区正在举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社区居民马建华将收藏的300多件革命藏品进行展示,并现场为孩子们讲解藏品历史。
11岁的倪佳宜告诉记者,由于父亲喜欢这类纪录片,从小耳濡目染,她对这段革命历史也很感兴趣。“这类社会实践要比原来的打扫卫生有意义多了,我愿意参加!”倪佳宜说。
不久前,文化街街道丰收社区也针对辖区中小学学生举办了一次“我心中的祖国”少儿绘画比赛,吸引了30多名孩子参加。
虽然活动很成功,但丰收社区书记李双仍有些遗憾。她坦言,社区近两年来针对学生的假期实践做了不少尝试,活动虽然丰富了,但辖区不少孩子却被各类兴趣班拖住了脚步。
动手,孩子更喜欢
对于李双道出的暑期实践现状,兴庆区一些街道社区也正在尝试扭转这种尴尬局面。
昨天一大早,不少孩子来到玉皇阁北街北关社区一楼活动室,将自己创作的手抄报交给社区工作人员。原来,当天该社区举办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手抄报展”,现场展示了40份优秀的手抄报。
北关社区书记秦志萍告诉记者,这次共有60多名孩子参加比赛,由于该社区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错开了孩子们参加兴趣班的时间,活动参与度让她们惊喜。
“以前的暑期活动大都是打扫卫生,孩子们不愿意参加,我们也在尝试改变。”秦志萍说,社区还特别预备12张奖状,准备颁发给获得名次的孩子。
在中山南街街道办四楼活动室,一场“造车”大赛正轰轰烈烈地进行。原来,这是该街道办和银川市超级工程师机器人俱乐部联合举行的暑期青少年科普活动,比赛使用的赛车材料全部由中山南街计生站出资购买。
9岁半的马浩然酷爱拼装玩具,虽然不到规定年龄,但仍央求着母亲马利娟来参加活动。“活动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马利娟说,希望街道社区能多为孩子举办这类暑期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记者 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