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通阡陌 “硒”望田野迎客来
新华网银川5月16日电(张洁龙)“不到10天,这么多田都通上了电,你看那电线杆、电表箱都还是新的。”
“这么大的工程,原本想着多多少少咱得自己出点钱,没想到一分钱没出,电直接送到了田里头。”
“前段时间风沙天气频发,心想电力工人应该不会来了。出门一看,他们顶着风沙爬在电线杆上接电,很敬业。”
……
谈起田间地头新通的动力电,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沟口街道硒有田园的农户们不吝赞美之词。
蔬菜地里新接通的动力电
因土壤硒含量丰富而得名的硒有田园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集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事活动体验、蔬菜水果采摘、特色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硒有田园生活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为了让硒有田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今年以来,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提前储备项目,对硒有田园的电网升级改造进行了“大手术”:投资 94.55万元,新增10千伏配变工程项目,新架10千伏线路长1.23公里,新架0.4千伏线路2.95公里,新建200千伏安柱上成套变压器3套,新装配变智能终端3台……在满足园区生产发电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用电成本。
“园区有休闲农庄及农家乐20多家,果蔬采摘园30余家,菜园60余家,果蔬主要靠‘井灌+提灌’供水。井都打好了,却因专供电路设备老化、没有动力电而抽不上来水,‘有米也难炊’。”沟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福生回忆。
“以前最怕刮风下雨,正炒着菜就停电了,游客们也时有抱怨,备用发电机都成‘常用’了。”园区绿森淼农庄的负责人马雪原回忆。
硒有田园蔬菜种植区
国网大武口供电公司做好“电力先行官”,成立电力助农小分队,对园区果蔬种植农户逐门逐户超前服务,在办理农业用电方面开辟春耕春灌供电“绿色通道”,对农庄进行定制化电网改造,缩短了供电半径,蹚出一条电气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变革之路。
31岁的黄继坛在园区承包了40亩地种植时令蔬菜,电力送到田间地头,精神小伙更加来劲,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黄继坛实现净利润超过6万元。
“时令蔬菜对浇灌、滴灌的时间都有严格要求,田间、大棚通上了电,拉开闸就解决了。以前用电成本也高,转供电改直供电后,电费每年也能省4000多元。”黄继坛说。
如今,在这片“硒”望的田野上,菜园里的时令蔬菜不再喊“渴”,马雪原农庄里的备用发电机已无用武之地,145户农民在这里实现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