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为“美丽湖城”蓄力
生态水利工程为“美丽湖城”蓄力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束蓉)如今的田间地头,抬眼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这是2014年以来,银川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之一。在2014年夯实“美丽银川”水利基础的前提下,今年,自治区水利部门把加快水利转型升级,推动水利内涵式发展作为水利工作的新常态,助力银川绘出更加精彩的2015水利长卷。
如果说艾依河、阅海等水系增添了银川的灵韵,让人们感受到了塞上湖城的魅力,那么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则是为生态移民带来了不小的生活实惠。灵武市郝家桥镇狼皮子梁村的王学明说:“有了水,我们也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打开他家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王学明的妻子舒心地说:“过去自来水供不上,一到夏天就没水,装的太阳能热水器也用不成。今年重新改造了管道,自来水再也没断过,村里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方便多了。”狼皮子梁村是老移民区,自1990年接通自来水后,经过20多年的运行,大部分管线已老化失修,全村4千多人和5万多只羊的饮水成了难题。为此,自治区水利厅投入资金1506万元,支持建设灵武市的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和贺兰县金贵小城镇及二期搬迁劳务移民安全饮水工程等,共铺设管道122.7公里,结束了生态移民拉水吃的历史。
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了解到,自治区还专门配套资金1.1亿元,支持西夏区实施生态移民种植区农田水利配套工程等,发展灌溉面积7.9万亩。此外,自治区水利厅重点在水利建设项目方面给予银川市大力支持,投资近4亿元支持银川高效节水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推进,灵武市临河上桥、郝家桥上滩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7处……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兴庆区配套农建“以奖代补”资金825万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45万亩。
为进一步提高银川防汛抗灾能力,自治区水利厅
投入资金近4亿元,支持银川市及各县市区实施了水洞沟流域、一排、四排、大河子沟、东大沟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防汛工程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汛项目,进一步健全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提高全市防汛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国家水利部已将银川市确定为国家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全市将完成综合治理艾依河、华雁湖、宝湖等水系湖泊49公里,在去年的基础上综合治理5450亩水域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5万亩,使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治理水洞沟等中小河流7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平方公里。可以想见,银川的水利建设将从2015年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期,在国家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的支持下,银川的水更清,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