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我在宁夏修文物

23.06.2016  11:23
  

  王萍

  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的热播,许多人对文物修复师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银川,有位叫王萍的老人,在博物馆里修复文物,一干就是40年,是宁夏地区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的“元老级”人物。

   从零开始创办文物保护实验室

  40年前,因为喜欢文物,本是化学老师的王萍应聘到宁夏博物馆(老馆)的保管部门,做起了文物修复工作。“当时就我一个人干这个活,硬件设施也很简陋,只有一个7平方米大的实验室,连化学试剂都是我以前同事捐赠的,别人不要的酒精灯、量杯我都拿来用。”王萍说。

  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最难之处在于王萍学的是化学,一点文物修复基础都没有,也没有师傅带。“就是凭着一股子对文物修复的热情和兴趣,一步步自己摸索,好在一到单位就在库房工作,能接触到文物,这对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王萍说,当时单位提供了很多外出培训的机会,每次她都带着问题出去,回来就有很多收获,“而且文物修复和化学沾了点边,也让我省了不少力。

  尽管条件艰苦,王萍却始终没有放弃,并在一步步摸索中,创办了宁夏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

   修复的西夏鎏金铜佛像至今完好展出

  40年里,王萍修复过的文物“不计其数”,不过修复最多的还是青铜器和瓷器。她曾经修复过的两尊西夏鎏金铜佛像,至今还完好地陈列在展厅里。

  1986年,新华街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七尊鎏金铜佛像。“刚出土的时候金灿灿的。”说到当时的情景,王萍还有些激动,“刚出土的佛像从现场拿到馆里时一下子氧化了,金箔大块剥落,我看着非常痛心。”于是,王萍主动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决意要把佛像修复好。

  “当时面临的困难很大。”王萍说,修复之前,要对文物背景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包括它的年代等,那时候没有电脑可以查,只能自己找资料、学习。

  而开工之后的修复工序也很复杂,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修复青铜器,第一步要测试文物表层锈铁的成分,区分上面的污渍和土垢判断一下用哪些试剂,第二步除锈,区分哪些属于有害锈哪些属于无害锈,然后在不起眼的地方试一下,行话也叫小试,是为了防止损坏文物。”谈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王萍娓娓道来,“这步完了是自然氧化,需要观察文物在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至少一年多,最后确保无虞,才能做稳定封固和最后的封固。

  虽然修复过程困难重重,但王萍的心血没有白费。1987年,经过修复的西夏鎏金铜佛像赴日本参展,让国内外的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到西夏文化。

  “文物修复大致可以分为3种,包括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和商业修复,每种情况下修复的理念也不一样,就我在博物馆工作而言,修复要做到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也就是尽量保留文物的原貌。

   手里的活干不完想要一直坚持下去

  2001年,到了退休年龄,王萍却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生活,继续做着文物修复师的工作。2005年到2007年,她先后两次突发心脏病,但每次都是前脚出院,后脚就恢复工作。

  精湛的技艺加上这样的敬业精神,让她在专业领域获得极大的认可。近年来,她曾先后主持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的《明代贴金铜佛像的保护》等课题,发明《可抽取画轴的画幅》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并获得了国际发明金奖。最近,她正在参与修复自108塔出土的两幅西夏唐卡。

  回首40年来的点点滴滴,王萍感慨颇深:“我始终觉得手中的活一件接一件干不完,希望一直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坚持下去。

  记者  张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