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扎牢民生"保障网" 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给城乡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推出了“农民安家贷”、全力搭建城乡社区治理新平台……近年来,灵武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民生工程,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给外出务工人员系上“保险绳”
“最近地里的农活忙完了,该出去打工挣钱了。”5月8日,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的黄万新来村委会办理了外出务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中渠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初,村里就启动了2018年城乡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凡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都可以在村委会设立的代办点办理保险手续,150元保险费用是灵武市出资的,农民不用花一分钱。
对于这份保险的分量,家住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三队的龙月红最有发言权。2017年10月7日,龙月红打工回家途中遭遇车祸,造成骨盆伴下肢骨折和皮肤挫伤,在灵武市人民医院手术后,一直在家养病。大笔的医药费、孩子上学的钱,这些重担就全部落在丈夫一个人身上,但丈夫还得照顾龙月红,只能在附近找点零时工干,一个月也挣不上多少钱。幸运的是,去年年初,村里给她办理了城乡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相关条款,中国人寿灵武支公司在5个工作日内为她家送来了10000余元的意外伤害保险理赔金。
“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及家庭的后顾之忧,灵武市从2016年就采取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财政拨专款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投保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作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可以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抵御意外伤害风险的能力,减轻政府、社会、家庭的负担。”灵武市人社局局长孙学福告诉记者,自2016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有60000余人受益。2018年,灵武市委、政府再次把为城乡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列为当年为民办实事之一。
农民在市区有了工作买了新房
这两年,进城买房子的农民越来越多,灵武市梧桐树乡村民杨立鹏就是其中一位。前不久,他花了33万元在灵武市区买下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银行给他贷款22万元,他每月还款1000多元,相当于打工收入的1/3。
农行灵武市分行南郊分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进城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进城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因信用评级不完善,农民贷款买房面临着无法提供固定收入证明的难题。在灵武市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农行灵武市分行适时推出了“农民安家贷”,并结合农户收入情况,灵活设计了还款方式,既维护了农户信用,也减少了违约风险。仅2017年该分行就帮助近5000户农户在城里住上了新房子。
2017年灵武市新增城镇就业3557人,转移劳动力2.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5亿元,位列全国“双创”百强93位。
城乡群众进入保障“安全网”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方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2018年开始,灵武市全面免除辖区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急诊挂号费、诊疗费和灵武区域内120急救车辆费,预计每年可让利群众120万元。
早在2017年年初,灵武市就把为全市50岁以上城乡居民和在职在岗干部职工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作为当年为民办实事之一,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在完善社保体系,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医疗工作的同时,灵武市还编制了一张保障困难群众的“安全网”,制定城乡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政策,实现全面兜底保障。仅2017年,灵武市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712万元;发放高龄老人津贴573万元;救助因病致贫困难群众911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42.45万元。
全力搭建城乡社区治理新平台
走进5月的灵武市临河镇二道沟村,就像进入了一个大花园,城里的儿童乐园、运动场都在这里能找到。
5月8日,记者在新建成的二道沟村综合服务站看到,服务站里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开设了计生、民政等多个服务窗口,服务事项、功能职责全部张贴上墙。此外图书阅览室、村民学校等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在灵武市城区朔方路社区综合文化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自去年扩建以来,办公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朔方路社区综合文化中心还被银川市命名为2017年第一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据灵武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灵武市全力搭建城乡社区治理新平台,全市70个农村社区和13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了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性设施,按照“六有”“五好”的标准配齐配全办公设施设备和供居民开展活动的文化娱乐设施。同时,灵武市将辖区的城乡划分为1~4级共1396个网格,实现“城乡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
记者 张碧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