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少 走近驻村引路人】段治东:历时三载为清凉村打造“清凉模式”

27.12.2017  17:11

  时逢冬至,宁夏海拔最高的隆德县陈靳乡清凉村早已开启冬闲模式,但驻村第一书记段治东却依然在为村里脱贫致富的事情奔忙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段治东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

  2014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区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宁夏分行)选派段治东担任清凉村驻村第一书记。3年来,段治东扎根清凉村,一心一意带动村民打造“清凉世界”,开创了脱贫富民“清凉模式”,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和壮大。2017年9月,清凉村荣获 “2017年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现代新村”荣誉称号。段治东告诉记者,“这项荣誉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清凉村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

段治东向记者介绍清凉村脱贫富民“清凉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 探出致富新路

  清凉村位于六盘山最高峰米缸山西麓边缘,海拔2200米,因为依山傍水、气候冷凉而得名。虽然坐拥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却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致富门路狭窄,贫困一直成为压在村民身上甩不掉的负累。全村131户村民,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到46户。

  2014年底段治东担任清凉村驻村第一书记后,通过一番摸底调查,他发现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周边有1700多亩林地,草肥水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宜生态鸡养殖。”段治东将自己的想法在村委会会议上讲出来后,立即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清凉山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珍珠鸡。

  2015年8月,由村里的10名党员、农户带头出资10万元,入股成立隆德县首家以经营林下经济为主的农民合作社——隆德县清凉山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试养了1500只本地土鸡,因为采用纯粮食喂养、生态散养的方式,生态鸡一经上市便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当年,合作社共出栏生态鸡1000只。当年末,入股经营的7户农户户均增收1.08万元。

  试水生态鸡养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首批入股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有村民感叹:“不用外出干苦力,在家口就能赚到钱,真是想不到的美事。”2016年3月,村里刚刚发出一份招股启事,立即引来了29户村民上门入股,大家少则3000元,多则4万元,合作社的总股金一下子飙升至38.8万元。当年,段治东决定采取多元化入股方式,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脱贫致富。“有钱出钱,没钱出人,没钱没人的农户可以用土地入股。”清凉村共有680亩耕地,其中400亩种植苗木,还有280亩山地由于投入大于产出而荒芜,村委会决定将其开发后种植万寿菊,并以股份加入合作社。

  2016年,合作社按照“股份合作+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鸡、黑山羊、色素菊和生态餐厅等产业,到年底一算账,总收入达到104.6万元,除去各项支出53万元、工资41万元,实现纯收益9.8万元。当年底,合作社按每股40元进行了分红,社员中最多的领到了4000元,最少的也领到了480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分红,村集体提留风险金、公益公积金1.07万元,村集体分红1.07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

  村民杨正科开心地说:“去年,我除了从合作社领到1600元的分红外,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挣到的工资就有33000元,以后再也不用离开村子去打工了。

   试行股份制改革 激活村集体经济

  对于在金融单位工作的段治东来说,把股份制的先进理念引入农村是他一直的想法,发展林下经济的有益尝试让他坚定了实施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的信心。

  2017年初,他结合村里的实际,按照村集体资产、资金入股和农户土地入股方式,挂牌成立了隆德县首家村集体经济组织——清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起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新机制,由此正式拉开清凉村的股改之路。

  所谓资源变资产,就是将集体土地,林地及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入股方式盘活,变死资源为活资源;资金变股金,就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到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农民变股东,就是农民自愿将个人的土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收益有分红,就是经营主体获取收益后,除生产经营成本和税金提取公积公益金、风险基金及管理费用后,按70%的纯利润进行分红。

村里开办的电商服务站。

  2017年,清凉村将国家投入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2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6:2.1:1.96的股份权重进行分配,即60%的资金量化到每个组织成员(社员股),21%资金为村集体股金(集体股),19%资金为经营的合作社股金(企业股),从而实现村民(社员)人人是股东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由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按照规定,投入合作社资金产生的利息,按照年底收益情况预留资金作为村集体收入,其余部分按村民所占股份比例分红。合作社则利用专项资金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等,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

  对于农户的股份份额,在前期分配的基础上,按照极度贫困户、建档立卡户、一般户三个类别,实行3000元/人、2800元/人、2500元/人三个档次分配股份,并发放股金证书,从而实现户户人人有股份。

  对于农发行总行捐赠的20万元,村委会签订协议,加入合作社统一经营,实现“捐改股”以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农发行宁夏分行还发动职工捐款,为村里的6户特困户以人均1650元的标准签订入股协议书加入合作社经营,从而拓宽了特困户的增收渠道。

  一年来,股份制改革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也为村民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12月26日,又到了一年分红的时间。段治东告诉记者,保守测算,2017年,清凉山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总收入143.6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75万元,盈余16.5万元,农户户均分红551.95元。

   靠绿水青山生财 让“金山银山”永存

  自从驻村的那一天起,段治东就认定: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的自然环境是清凉村最宝贵的资源。

  清凉村三面环山,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慢,夏不入暑,冬不干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清凉山高,清凉水流,清凉六月如清秋”的气候特征,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

  在清凉村东南山坡上,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清凉寺,是“隆德八景”之一。清凉寺周边,山高林密,水清草茂,风光秀丽,是隆德泾源两县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村民不但没有富起来,还清贫了几十年。”段治东感慨地说,“现在要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村里建起的旅游民宿窑洞群。

  2016年以来,清凉村以建设“全国级最美休闲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清凉世界”。在修建村道期间,村里规划将村道与清凉寺景区打通,并投入资金建设了旅游民宿窑洞群,还将一间东毛高速公路建设者留下的工棚改建成生态餐厅,专门供应绿色原生态健康食品。

  村里还以设立清凉村艺术家部落等契机,吸引区内外具有一定艺术造诣和学术层次的知名书画艺术家到清凉村设立工作室并举办书画作品展,进一步提高了清凉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吸引力。

  2017年,清凉村游客接待量超过2万人,旅游收入达到60万元。清凉村生态养殖基地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授予“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清凉村被农业部授予“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现代新村”荣誉称号。

段治东入户走访村民。

  三年时间,段治东的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得到了区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他创新实施的农村股份制综合改革被固原市委确定为脱贫攻坚“清凉模式”,他带领导的驻村工作队被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驻村帮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段治东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兼顾农户、村集体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区内外大型优质农业、旅游企业集团到村里参股经营,让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户参股经营的合作之路走得更好、更远。(宁夏新闻网记者 贺璐璐 杨洲 徐静 胡俊 杨冷然/文 祁瀛涛/图 马建宁/视频)

集体经济项目多 农户脱贫致富快
宁夏隆德李士村:集体经济项目多 农户脱贫致富快 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