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何稳居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宁夏党政代表团考察学习述评之四

26.02.2019  14:43

  刚刚过去的2018年,江苏亮出一份地区生产总值92595.4亿元的“成绩单”,仅次于广东省,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迈入“9万亿俱乐部”。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去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至32%和43.8%,继续稳居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观苏州,看南京。2月25日,自治区党政代表团结束苏州之行,来到南京市继续考察学习,感受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最强音。

  从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创新资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到中国领先的020智慧零售商、服务于创新创业的新材料科技园,不同的考察点带来诸多启发。代表团边考察边思索:“第一方阵”的舞台需要什么力量支撑?

  江苏答案:离不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骨架”,更需要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和新产业新业态做“台柱”。

  江苏靠制造业起家,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江苏发展的根基所在。但随着多年发展,先进产能不足、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

  不仅在制造业,几乎所有产业链条都有一个共识:江苏最紧缺的“商品”就是产业升级转型所需要的“核心关键技术”。

  面对“重工业惯性大”的转型难题,传统制造业能否成功转型,决定了江苏能否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突围。

  这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江苏拐点”,更是包括宁夏在内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省区面临的共性挑战。

  守住“第一方阵”,必须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

  2013年,背负着助力江苏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使命的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我们把研发作为产业,把技术作为商品进行输出。研发技术成功之后,快速通过这个技术孵化企业,更好地实现产业化。”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的介绍引起了自治区党政代表团的浓厚兴趣。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环节,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商品,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开放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产研院还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提炼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专业研究力量攻破技术壁垒,最终把创新成果和项目“落下去”。目前,产研院在各个产业领域拥有44家专业研究所,研发人员超过6000人,年均技术转化超过1000项,累计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约400家。

  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创新材料展示中心,科技园坚持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加法”与传统产业“减法”并举的理念,让代表团看到了这个国内一流园区“华丽转身”的路径。

  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架设科学与产业、地方与全球的桥梁。这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实践,也值得宁夏研究借鉴。(海棠 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