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海:打造“阳光水利”深入推进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
本站8月3日讯 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深入推进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固海扬水管理处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扬水自身实际,在开展2016年度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中,紧紧围绕“发展扬水,服务灌区,造福人民”的工作思路,认真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实开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推进机关作风转变活动,赢得灌区各级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水务公开,优质服务。着力抓好“一栏六公开”建设,在泵站、村镇和清真寺建立“水务公开栏”,及时公布水指标、水量、水价、水帐、水费和灌溉进度,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政务、水务公开栏36个,设置意见箱35个、监督台31个,聘请法律顾问2名,主动接受灌区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搭建与灌区受益县、乡镇、行政村的联系平台,聘请县、乡镇、村干部及人大代表为行风监督员,对扬水建设发展、服务灌区群众等进行有效监督。
二是规范程序,靓化窗口。管理处抓好“三个建设”,即:满意调度室建设、满意斗口建设、爱心供水点建设。在基层泵站开展“满意调度室建设”。以“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措施”为抓手,注重抓好 “一杯热茶送暖、一把椅子让座、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片真心助困、一项承诺解难”的 “六暖服务”。在灌区开展“满意斗口建设”。定期与灌区群众校对喷涂水尺读数与流量对照表,坚持做到斗口计量标尺、配水流量、时段配水、水费计收“四个透明”,让群众清清楚楚淌水,明明白白缴费。在搬迁移民中开展“爱心供水点建设”。为响应自治区政府的号召,为搬迁移民设立供水点15个,提供抗旱自救无偿供水200万立方米,做到不计量、不计费、不刁难。
三是加强指导,化解矛盾。建立处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指导灌溉工作,成立了灌溉矛盾化解小组,实行党员包村帮扶责任制,维持正常灌溉秩序。进入六月份以来,灌区天气持续高温,灌溉供需矛盾加剧。管理处多措并举,处领导带队深入灌区田间地头和农户,科学研判抗旱保灌形势,协调解决供用水矛盾,指导灌溉工作,使灌区80.38万亩作物得到有效灌溉,供水1.76亿立方米,维护了灌区良好的灌溉秩序。(固海扬水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