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别做校园“毕剩客”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就业环境的变化,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仍然常见。数据统计,宁夏今年将有3.02万高校毕业生,比2014年增长8.8%,数量再创新高。眼看着离开校园的日子日益临近,而疲惫辗转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仍然是摆在应届高校毕业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
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在银川市2015年民营企业招聘周大型专场招聘会上,许多应届毕业生手持各种招聘宣传单游走在各个招聘摊位前。即将从北方民族大学毕业的小梁就是其中之一。“工作不好找,压力很大。参加过好几次面试,都是十来个人竞争两三个职位。而在招聘会上投简历都得排长队。”小梁告诉记者,马上就要毕业了,接下来除了要应付毕业论文答辩,还要花时间找工作,“两线作战”已经让他很是疲惫。
而银川某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虽然学校里每周都搞招聘会,但理工科的工种多于文史类,因此自己找工作的情况不乐观。“我们班一共52人,目前已经确定工作的只有十来个人,除了考公务员的,剩下30多个人都没有签到正式工作,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变成‘毕剩客’了。”小马说。
“去年宁夏高校应届毕业生共有26556人,签约率为59.43%,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加。虽然宁夏目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自治区人社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自治区已出台多项政策,以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自身定位是求职关键
“每年毕业生都喊着就业压力大、工作难找,但毕业时大多数还是能找到各自的出路。”银川市某高校就业指导处的刘老师告诉记者,每年临近毕业,总会出现一个签约高峰,因为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决定结束观望。但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毕业后还在找工作,近来这一人群数量有所增加。
“其实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很容易影响到你是否被剩下来。”201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的马丽莉告诉记者,去年她就变成了“毕剩客”,今年3月份才在甘肃老家考上公务员。“毕业前找工作太盲目,一直投国企人力资源岗位,专业不对口又没有工作经验,结果可想而知。”
专业、求职中的自我定位以及就业观念等,是求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好工作僧多粥少,体制内人才吸收能力逐渐下降,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但总体来看,到其他类型的民营企业工作仍是不少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下下策。”刘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