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果园村:这里的墙会“说话”
带动经济收入1.6万余元。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民俗文化园“首秀”的账算出来了。
11月12日,村民大会上,当果园村村干部向大家报告这个消息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现在,在果园村,1.6万元已不算是“大钱”,但这意义非凡——它印证着果园村发展思路转变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019年以前,果园村存在缺乏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发展困难、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难点、痛点问题。虽然村民勤劳,村干部也没闲着,但产业之间关联不大,又各自为政,杂、散、偏让全村难以形成合力。
解决发展瓶颈,关键要解决思路问题。果园村党支部打开大门,问需于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交流谈心,了解民情民意,宣传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征求意见,接受监督。
在了解民意的前提下,经过了一轮细致的入户调研后,果园村党支部决定,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通过谋项目、促产业,将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有机衔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今年9月,村里建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园,打造了10间“隆德传统民居”,并配套建设了室外文化广场和垂钓中心,发展乡村旅游。
“就像每家的布置都有主人自己的讲究一样,村里有了整齐的规划,每一块区域都有了自己的作用。”村民万具忠说。
为了清除卫生死角,果园村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机制。对村主要巷道环境卫生评比推优,每季度互评一次,并进行相应的村级通报表扬和警告,激发村民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借鉴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以牛场组为试点,全村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实行“户定点、桶分拣、站转运”,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清运和处理。
“我们在每个农户门前设立一个分类垃圾箱进行暂存收集,村组和村部集中设立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收集集中存放点,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借助本村现有的地埋式垃圾池和垃圾站点集中收集。还设立积分兑换点、发放积分兑换卡,根据回收的价值给予村民积分奖励,村民使用积分兑换礼品。”村干部说,通过引导村民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果园村邻里之间不再“各扫门前雪”,相互帮忙清扫垃圾、分类放置垃圾已成常态。
“以前村里只有一条硬化主路,到各家各户的小道还是土路。去年以来,村里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硬化了各条小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绿化栅栏,每一处都干净亮堂。”村民王红霞站介绍自家门口的变化,特别提到了“果园村的墙会说话”。
“怎么叫说会说话呢,你看,墙会讲故事。从这墙上能看出果园村变漂亮的经过和果园村村民奔着好日子努力的历史。”王红霞带着记者来到一面文化墙前,乐呵呵地说起了来龙去脉。
记者数了数,这样的宣传文化墙,果园村一共有9面,分别讲述着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改善等不同的故事。
“下一面文化墙就把咱们果园村民俗文化园第一场演出的场面画下来。”王红霞说,文化墙的故事还要讲下去。(记者 朱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