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梦想的火焰从未熄灭
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
66年前,白芨滩第一代治沙人大胆设想:“沙漠能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66年后,148万亩的自然保护区,起伏的沙丘上成片的柠条和灌木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纵横交错的麦草方格犹如巨大的金网,缚住了“沙龙”。
热沙、沙柳、繁星……从战沙斗沙到与沙漠和谐共生,从“治沙防沙”到“绿富同兴”,在这场人进沙退的“持久战”中,究竟是什么锁住了“沙龙”,我们努力从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代人接力治沙的故事中找寻答案。
树活了,我们的心就活了
4月23日,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北向南,一条蜿蜒380余公里的“治沙路”,记载着治沙人的艰辛岁月。1953年至今,白芨滩四代治沙人在这条路上负重前行,无怨无悔,曾经无法承载任何财富的砂石路,正不断播撒绿色希望。
作为第一代治沙人的代表,今年91岁的马学昇只要得空,就会给后辈人讲述在这条路上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黄沙漫天舞,沙丘比房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传唱多年的民谣,生动描述了白芨滩以前恶劣的生态环境。这段歌谣,马学昇的儿子马国忠也会唱。
在马学昇的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毛乌素沙漠已侵蚀到距离宁夏境内黄河东部地区5公里处,严重危及百姓生产生活。在各个村庄,只要刮一场大风,黄沙就会“爬”上房顶,有时会与低处的沙漠连成一片,村民能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
“想要活命,就要治沙。”对于散居在沙漠里的村民来说,治沙是唯一的选择。1953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白芨滩防沙林场在黄河以东、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正式成立,白芨滩人由此拉开了防沙治沙的大幕。
“过去人斗不过沙,大家‘谈沙色变’,村里一半人都搬走了。”马国忠说,刚开始治沙的岁月,沙漠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向村庄侵袭,从记事起,他和父亲就被沙子追着搬了数次家,有好几次眼看着亲手盖的房子被沙子压垮。
“在白芨滩,肆虐的流沙一度掩埋了很多房屋,但父亲和其他长辈从未选择放弃,他们佝偻着腰身,一筐一筐地捡起已经风干的动物粪便。在那个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的年代,粪便能给予沙漠植物最好的养分。”马国忠说,“只要树活了,我们的心就活了。”
我们不知道流过多少次泪
15岁那年,马国忠加入治沙队伍。“刚开始没有路,我们就用石子在沙漠里铺路。晚上一刮风,沙子就把路盖住了,第二天再接着铺。就这样,靠着一米一米的前进,终于把路铺进了沙漠腹地。”马国忠说,他们这一代,是沿着“治沙路”不断深入沙区,将麦草、稻草、树苗背进去的。
在白芨滩治沙,没人会在意上下班时间。雨水充沛的季节,是马国忠最开心的时候。“只要看到下雨了,大家立马披上雨衣、带上工具,冲到沙窝里种树。为了抢抓种树的时间,晚上常常用手电筒照亮,连夜栽种。”
“头天开好的田,经常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为这个事情,我们不知道流过多少次泪。”在马学昇的记忆中,风沙不断地掩埋树苗,大家就不停地补栽。无数次通宵栽树,无数次扒出被埋树苗从头再来,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沙丘牢牢固定住。
在与“沙龙”的博弈中,白芨滩人的智慧渐渐凝结。最初,为了固沙,他们将沙漠里原有的沙拐枣、柠条、沙柳压实在沙地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逐渐发展了“草方格固沙”技术,使麦草牢牢地坚立在沙地上。
说起“草方格固沙”,马国忠的儿子马立民记忆犹新。从林业学校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他接过父辈的铁锹,成了白芨滩第三代治沙人。上班第一天,马立民便跟随治沙大军到林场扎草方格。
“草方格是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长宽各1米的方格,扎设深度10厘米至20厘米、露出沙面10厘米至20厘米,形成网状结构。”马立民说,看似并不难的活,却考验着年轻人的意志。
“那时候,只要看见金灿灿的沙漠,就觉得人生没有多大希望。”马立民也曾几度动摇。
每次感到迷茫的时候,马国忠总是那句话:你们现在受的什么苦,简直就是享福。慢慢地,马立民悟出了“享福”所蕴含的道理。“老一代人受尽了苦头,他们为我们铺平了道路,我们若是还提什么条件,就是坐吃山空。”
马立民渐渐适应了沙漠。适应,是从背一捆捆沙柳枝开始的。“清晨出发,带足干粮和水,在沙漠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中午困了,就在发烫的沙子上铺件外衣,直接躺上去。累了,也不觉得沙子是滚烫的。”
青春之力生生不息
在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中,白芨滩四代治沙人探索出“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五位一体”沙漠治理开发模式,造林成活率从过去的60%至70%,提升到了80%至90%。
“如今,白芨滩仍有几十万亩荒漠没有治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和父辈们一样,坚守白芨滩,将自己的终生奉献给白芨滩。”马立民说。
66年,白芨滩人从最初的每年治理1000亩至2000亩,后来发展为每年治理2万亩至3万亩,让沙漠后退了20公里,筑起了一条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公里至30公里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毛乌素沙漠服软了。
66年,究竟凭什么锁住“沙龙”?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家风淳正,雨润万物,如果把白芨滩看作是一个“大家庭”,作为最能深入白芨滩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家风”就是接续生态文明的不熄薪火。
66年,正是几代人传承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家风”,才让这片沙漠生机勃勃、孕育希望。“优秀的‘家风’就是这里最好的土壤,只要埋下希望,就会收获未来,厚植高贵的种子,必将盛开灿烂的‘沙漠之花’。”这位负责人说。
如今,饱受困扰的“沙害”渐行渐远,白芨滩人的治沙精神却从未离去。“老一辈人有治理沙漠的决心和勇气,我们这一辈就要有向沙漠要‘宝’的胆识和魄力。我们不仅要完成老一辈人的心愿,守住这片林子,更要让这片林子养活、养好这方人。”马国忠的外孙王浩说。
66年,青春之力生生不息。“作为第四代治沙人,也是‘新人’,我们要从先辈手中接过防沙治沙的‘接力棒’,与白芨滩干部职工一起咬定‘沙龙’不放松,坚持不懈战沙魔。”王浩说。
时光如梭,第一代治沙人大都永远地离开了白芨滩。然而,无论他们,还是如今的第四代治沙人,都矢志不渝坚守着沙漠、坚守着绿色梦想。(记者 王刚 徐佳敏 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