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成——矿井里发光的“金子”

07.06.2015  11:51

  宁夏王洼煤业有限公司安装检修队队长杨治成的家里离煤矿不远,坐通勤车半小时就到了。但近段时间生产任务重,为避免发生事故,他守在矿上24小时盯着,连续5天没有回家。6月3日,这位44岁的全国劳模被请到讲台,为公司全员做劳模事迹报告会。“这份荣誉不只是我个人的,而是长期以来奉献在这片热土上所有职工的荣誉。”杨治成站在讲台上说。

  1989年,刚满18岁的他背起行囊走进了矿山,成为了王洼煤矿一名普通的掘进工。阴暗、潮湿的环境,到处散发着霉臭和刺鼻的味道几乎让人窒息……枯燥、乏味、辛苦的现实让他有些迷茫。经过老工友的疏导,他找到了坚守矿山的勇气。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傅请教,有空闲就自学,逐渐成长为队里的骨干。26年来,他引领150多名安装检修工创造着王洼煤业公司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杨治成是矿山安全的监护人。有一次上夜班,他发现溜道中段有4根摩擦支柱由于棚顶垮空而松动,当时急于下班的工友建议他给下一班交代一下,让他们班处理算了。但是杨治成毫不犹豫地召集大家对松动的棚顶进行加固、接顶,直到消除这一隐患后才带领工友下班。他认为,既然做了班组长,就要为企业负责、为工友人身安全负责、为井下的生产设备负责。

  2010年,三个矿井全面普及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杨治成担任银洞沟煤矿综采队。在他的带领下,矿工们都成了行家里手,2011年6月,银洞沟矿原煤生产突破10万吨大关,创造建矿以来单月生产的最高纪录;8月累计生产原煤近60万吨,完成了银洞沟矿一年的生产任务。2012年8月,安装检修队成立,他及时、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煤业公司下属三个矿井及600万吨技改项目生产所需的各类支护材料的加工、返修及零星工程任务。他还是一位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当发现矿里每年都淘汰大量废旧物料和配件,他便萌发了“废物利用”的想法。修旧利废累计为公司节约资金约300多万元;“五小创新”成果15项,特别是U型棚子压力机和多功能整形机的创新应用,为公司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记者 陈秀梅)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