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河村来了“好亲戚”
巍巍六盘山下,流淌着一条蜿蜒的河流,名叫好水。美丽的名字,给两岸群众带来的却是苦涩的记忆。
“水不够用,还碱性大,烧水的壶底用久了就会积聚厚厚一层水垢,拎上水壶里面象装了铁块一样叮当响。”说起过去,宁夏隆德县洋河乡杨河村64岁的马志孝记忆犹新。他从少年起,就扛起扁担,挑上两只木桶,每天到河里担水。
伴随着成长的记忆,原本不宽阔的河面逐渐变窄,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干旱中彻底断流。从那时起,家家户户打起土园井。十几米深的井渗出的水勉强够家用,但井壁容易坍塌,过两年就要淘一次,越淘越深、越深越淘,一眼丼用上十来年,竟淘了三十来米。
2005年,隆德县实施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民第一次喝上了自来水。由于位于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坡陡崖高,仍有偏僻的92户群众饮用苦涩井水。
行路难也是杨河村群众的一个苦恼。全村三分之一村民居住在山里,山道只能通行架子车,有的地方连架子车也过不去。最让村民头疼的是开春往地里送农家肥,牛车拉到地头,还要一锹锹扬遍每方地块,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架子车常有翻到沟里的,人掉到沟里折胳膊断腿是常事,还有掉下去摔死的。”聊起过去,村民马金兴满脸无奈。因为地不好种,出产不多,村里两千亩土地撂荒。
吃水难,行路难,由此造成的增收难,成为摆在杨河村面前的“绊脚石”。村两委班子提出了“种草养畜抓劳务”思路,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所限,2012年底,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和全县平均差距还有2000多元。
出路在哪里?同样迷茫的还有34岁的青年农民马主麻。父亲残疾,母亲常年有病,自己是个没有上过学的“睁眼瞎”,成了村里日子过得“最恓惶”的住户。年轻气盛的他也曾走出大山,渴望勤老改善家境,可只能干简单的搬运工。同样的砖瓦活,技工日工资150元,他只能拿到60元。回到家里,埋头耕种好自家20亩地,又承包了60亩地,可每年家庭收入除去开支,根本没有积蓄,一直想发展母牛养殖的心愿只好埋藏心底。
2014年5月,村里来了一家“好亲戚”,对口帮扶的自治区水利厅工作队地头同劳作,炕头拉家常,户户摸家底,对症下药,着手挖 “穷根子”。
工作队给马主麻家买来一头壮实的母牛,几个月精心喂养下来,母牛下了两头牛犊,喜出望外的他又借款买回了两头肉牛。按照两年育肥周期,到2016年初,他家养殖收入就能收入3万元,加上出售玉米,家庭年收入就能达到5万元。
新春将近,村里最贫困的这户人家有了崭新的希望。“这头牛就是俺脱贫的本钱”,马主麻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积累存款,再建一个牛棚,使年存栏牛达到四十头。
幸福的喜悦也同样跃动在在杨河村每户村民的心里。“望水兴叹”的最后92户群众家里接通了自来水管,正在紧张施工的水净化厂一个月后竣工后,喝到的自来水就会“和纯净水一样甜”;年久失修的拦洪坝重新修筑,根除了洪水肆虐的隐患;21公里的平坦村道畅通了2个村组群众出行,一年里,新购置农用车和机械26辆。机耕机收,地好种了,两千亩撂荒地种上了地膜玉米,亩产量达到1200斤。
变输血为造血,心贴心办实事,使贫困村姿彩焕发。村支书穆连喜介绍,仅一年时间,全村基础母牛存栏量由过去的1500头,增加到3000头,村民人均纯收入如今达到6500元,“贫困村”的帽子终于甩掉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2月13日 □记者 孟砚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