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山:“潮老人”最难忘在延安大学的日子
老人兴致勃勃讲自己在延安大学的时光
老人在玩微信
点电脑前老人也是一脸的兴奋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杨杨)“新鲜玩意玩的样样都不比年轻人差,起码比我这当女儿的‘洋气’。”今年88岁的杨桂山上网、玩ipad、刷微信,什么流行玩什么,还会用电脑扫描、打印照片。杨桂山的女儿杨晓玲说,每次她只需把相机交给父亲,父亲都会自己把照片拷到电脑中保存,有时父亲觉得一些照片好看,就掂量着把照片放大洗出来贴到墙上。老人86岁开始学画国画,肯吃苦且善于学习,很快,花鸟画画得有模有样,如今,家里墙壁上挂满一幅幅他的画作。
在学校上学时,杨桂山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那时,他就铁了心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经常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我从1944年到1949年在延安大学学习,在这5年的时间里那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在延安大学使我受益终身。”虽然都是发生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但杨桂山仍记忆犹新。
“延安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讲课为辅。学校要求同学认真阅读讲义,作笔记,学习条件虽然简陋,但时局比较安定,学习十分紧张,那会上课的地点都是在窑洞里或者山坡上,一人一个小板凳,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教员站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课后分小组交流讨论, 数理化我们那时也学,重点科目是政治和社会发展史,学校特别强调学习政治时要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当时学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三个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服务》,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也学习到社会变迁经历了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都是我在延安大学学到的,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像是好学的孩子在报告着学习情况,老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杨桂生看来, “延安大学就是一所大熔炉,在那里学到的知识一辈子也用不完,什么人到延安大学都可以得到改造。”杨桂生说他后来开展工作全都是靠在延安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在延安大学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乃至影响着他的一生。
“ 郭学勇、张逊彬、刘力贞、张宣……”,杨桂山清楚地记得他在延安大学同学的名字,他说在延大的日子是他最难忘的日子。杨桂生回忆,1944年,他进入延安大学学习,白天,气候温和,晚上,土窑洞里的灯火通明,就像山城的万家灯火,景色迷人。延安大学对于他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一切灰感觉特别新鲜,大生产运动后期时,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坐在山坡上纺线,自己一天能纺4两线,谈起那时的生活,杨桂山津津乐道。
“老人除了耳背之外,身体硬朗且笑口长开”,闲暇时候的老人喜欢翻阅自己保留多年的回忆录,他说自己的年龄大了,有些事越来越记不太清,有了回忆录,事情都会记得,他希望在新时代下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能够继续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