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军:做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人
小跑着穿梭在病床之间,耐心为患者家属讲述病情,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安抚患者焦虑的情绪……这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晓军每天都要面对的场景。
工作在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从医30年,杨晓军一次又一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拽回来。当监护仪上一条直线慢慢变成规律的波动,身疲力竭的她如释重负:“这份职业是光荣的、神圣的,也坚定了我为医疗事业倾注一腔热血的信念。希望我能做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人。”
杨晓军的老家在江苏常州,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伴。由于医疗条件落后,杨晓军的爷爷60岁便患病去世了,自那时起,杨晓军心中种下了一颗从医的种子。
1990年,杨晓军本科毕业,进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医生。
1993年,单位决定成立自治区首家重症监护室,并广纳贤才。当时,院方发出的报名条件是:工作辛苦、需要经常加班,适合男性。
杨晓军毅然决然地报了名,与5名同事一起创建了重症监护室。
一次次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的救治,让杨晓军愈发认识到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性:“很多危重病人是有抢救价值的,通过我们的救治,完全有转危为安的可能性。”从业以来,杨晓军不断挑战生命禁区,不负患者性命相托。2019年,她获得宁夏第二届“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除了杏林妙手、医者仁心,科研能力也是医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杨晓军多次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宁夏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杨晓军开展“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研究”,该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大大提高病原菌的准确性、缩短确诊时间,帮助医护人员进一步寻找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为感染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晓军于2月12日带队奔赴湖北,冲上抗疫战场。
到达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后,杨晓军带领医疗队接管了重症区。工作过程中,杨晓军发现2名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影像学改善不明显,她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联系,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动员医院精锐力量为患者救治,使患者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取得明显救治成效。
在襄阳期间,杨晓军结合患者实际,围绕“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调节”进行研究,探讨新冠病毒肺炎预后与免疫的关系,为“以免疫为导向”的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寻找依据。由于工作突出,杨晓军荣获襄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3月20日,杨晓军圆满完成援助湖北的任务,返宁前一天,她统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数字——93人! (记者 姜 璐 实习生 张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