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股民背后有学问
“有了这个红本本,心可以放进肚子里啦。”村民马永伏乐呵呵地说道。10月17日,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双渠口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股权证发放暨新公司揭牌仪式在双渠口村村部举行,2391名村民领上了属于自己的股权证。至此,金凤区已完成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保伏桥村、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银丰村、景湖村和黄河东路双渠口村4个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股改盘活村集体经济
双渠口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498户,总人口4773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391人,股东代表73人。由于城市快速发展,村里已经没有可耕种的土地,全村的经济主要靠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即便是村民住上了楼房,在城市里打工,成为新市民,但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资产仍未摆脱原有的身份。
根据金凤区政府的试点思路,双渠口村的资产按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固化股权,按股分红”进行折股量化,并一次性配置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就是说,集体经济改制,让村委会管理的集体资产,成为股份制的资产。原有的村民成为股民,更深入地参与到资产运作的过程中,并能得到所持有股份的分红。
确定改制,这股该咋分?为了将股权分得公平公正,双渠口村通过入户走访,成立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以进行清产核资,坚持账内账外结合,实物盘点与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账查物,通过实地盘点、核对、查询,确定各种资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际存数,认真核查清理“三资”。
同时坚持合法、有序、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原则,结合各村民小组实际情况,采取联名确认的办法,按照应选股东代表名额与股东比例不超过3%的原则,选举出股东代表73名。
资产收益惠及更多村民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对于村民来说,最为关心的自然是集体资产保值。为此,双渠口村成立银川双兴昇工贸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隶属于双渠口村委会,主要承接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和厂房租赁业务。
“成立公司可以更好地运作集体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将来还会聘请专业的经济团队来运作,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双渠口村副主任马立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双渠口成立的公司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标准化创业园,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61795平方米,投资总额1.7亿。项目的建成主要为中小及小微企业的汽车修理、医疗器械仓储、加工制造业等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已出租厂房五栋,年收入100余万元。
“我们家四口人,能拿到股的是三个人,今年的分红一个人就能拿到300多块钱,一家子分红就能拿到1000多块钱。”村民马永伏告诉记者,钱生钱、再生钱,每一位作为股份公司股东的村民,在固定时间享受分红,让村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6个行政村已完成股改
自2015年金凤区被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家林业局列为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以来,金凤区继续坚持示范引导、按照“建立班子、宣传培训、界定资格、清产核资、配置股权、设置机构、注册登记、完善制度”八个步骤稳步推进辖区四环以内10个行政村的股权制度改革试点。截至目前,金凤区已完成保伏桥村、景湖村、银丰村和双渠口村四个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制。
随着村集体股权制度改革,带给村民的实惠也越来越显现。“改革前,村集体资金产权不明晰,过去的集体资产由村委会代管,通过改革,把集体资产和资金全部量化到全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就是股民身上。这使每个村民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股权证,能证明村民在集体经济组织里所占的股权。通过股权进行分红,明晰了产权。”金凤区农牧水务局局长李岐解释,股改同时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有监督权,集体资金的运行、管理更安全。通过改革,增加了村民集体的财产性收入,也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深化已经完成改革的行政村的改革,加强股份公司内部管理,从资金、项目、注册、税收、融资等多渠道支持公司健康平稳运营,继续探索股改后成立的公司在运营、收益分配、内部管理及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同时研究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有偿转让、退出和继承的方法、途径和规则,探索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称、主体地位和管理办法。计划2017年,完成剩余6个村的改革,争取按时完成国家的试点任务。”李岐告诉记者。
(银川日报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