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桐: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27.08.2015  16:05

老人讲述自己抗战的故事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杨杨)“我亲眼看见,日本人惨无人道地到处杀人放火,抓人修公路修炮楼,真是民不聊生啊!”家住湖畔嘉苑的李培桐今年89岁,提及一桩桩抗日往事,还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全民族开始了抗日战争。李培桐的家乡河北保定沦陷,当时日本人到处抓人,修公路,修炮楼,一番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李培桐父兄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11岁的李培桐心里也埋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1938年1月,12岁李培桐已经是冀中9分区第四路第一团的一名勤务兵,1939年,13岁的李培桐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想起曾经,老人显得很伤感。

  “那是我第一次拿枪,当时还挺害怕。” 1938年的4月河北山麻庙,李培桐他们遭遇日军的偷袭,他第一次拿起枪进行顽强反击,不幸的是,280个战友到最后只剩下了70人,团长也负伤,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全部牺牲。1938年6月,为开辟安新县新区,按照上级要求,他的部队被收编为9分区独立第6团,队里共有16人,要成立了武装工作队,年纪最小的他被推荐为团长。据李配桐回忆,由于当时村子被日本人占领,大半年的时间他们被困在村外的野地里进不了村,吃住在野地的恶劣环境导致他们的身上都长满了疥疮。到了来年春天,伪村长又将他们的行踪报告给日本人,武工队先是劝说为日本人办事的伪村长,但26个伪村长拒不悔改,武工队便处决了这些汉奸,事后,抗日工作环境才有所好转。

  1940年年底,九分区决定所有的县团长到华北联合大学初中部学习,这段时间为他普及的很多革命知识让他受益终身。老人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第一节课讲的是反对封建迷信。

  1941年11月敌人实行三光政策,学校被迫解散,由于李培桐在部队待过又是抗大的学生,所以李培桐被分到化工厂硫酸班,主要任务是造炸药和无烟药。老人回忆,当时建厂困难重重,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三没材料,只能采取边摸索,边建设,边攻关,边解决的方法。1941年,大岸沟化工厂的无烟药生产进入正常,生产转到了以弹药为中心。无烟药产量逐渐达到每月能供给10万发以上的复装子弹的需要和月产量约500发迫击炮弹的需要。1942年初,兵工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军火生产体系。1943年自制子弹年产量已达300万发,各类炮弹11万发,手榴弹360万枚,高级炸药24万公斤,火药500公斤。“制作炸药的工具是水缸和石膏,当时也没有通风设备、环境乌烟瘴气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后来工作3年以上的工人都患上了肺病和肺结核, 1944年底我们为前线部队生产炸药600斤,子弹5万发。后来毛主席经过时给了我们高度的评价。”李培桐自豪的说,由于工作突出,毛泽东还亲自接见过自己。

  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老人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人民功臣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西北解放纪念章,1958年宁夏自治区成立纪念章。他说这些纪念章都镌刻着历史,他会一直保留下去。老人的3个儿女更是喜欢父亲听讲关于革命的故事。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