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第十二期《电视问政》侧记

01.04.2015  11:04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第十二期《电视问政》侧记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一直是困扰群众的“老大难”。拥有优美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便利的服务设施,是群众的迫切愿望和现实需求。随着第十二期《电视问政》节目的播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物业管理再次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

  现场承诺点亮居民回家路

  基础设施陈旧、治安无保障一直是老旧小区面临的“老大难”,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居民面临着投诉无门的窘境。 

  在《电视问政》现场播放的短片里,居住在银啤苑等老旧小区的市民纷纷诉苦:“单元门坏了,大门也被撬了,楼道里黑漆漆,哪有安全性可言。”“小区改造后,路灯也不亮,道路坑坑洼洼,难道老旧小区就是这样改造的?”面对市民尖锐的质疑,接受拷问的负责人额头直冒汗。兴庆区负责人现场承诺说,接下来将对辖区每个街道办事处安排1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老旧小区亮化工作;金凤区负责人表示,将对节目中曝光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并承诺利用2个月的时间,让辖区40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全部亮起来。 

  “改造的老旧小区一定要加强管理,否则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就会被白白浪费。”“小区居民也要加强个人素质,不要毁坏公物,要爱护自己的家园。”现场,也有市民通过电话、微博的形式参与到话题中。对于改造后小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金凤区负责人表示,将安排专业物业队伍管理,淘汰服务不合格的物业公司,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

  职能“断层”主动作为是关键

  “什么是物业管理职能下放,这个我不太清楚。”“去年7月就接到了通知,现在这项工作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但具体怎么做还不清楚。”在《电视问政》直播现场,记者就短片中“物业管理职能下放”情况询问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政府工作人员,发现这一工作至今仍处于“襁褓”阶段,职能交接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2014年7月起,我市将物业管理部分职能下放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该项工作已经实行了8个月了,怎么还会出现甚至是‘一问三不知’的情况?”面对辛辣的“拷问”,银川市供热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刑波紧张了起来,他表示,该项工作目前正处于过渡期,计划在今年7月份,将包括三级(含暂定级)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全面下放。在此期间,还会举办5期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全力提升银川市物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说:“短片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各部门的工作还不到位、还不细致。上级部门不应仅仅下放职能,下级部门更不能被动接受工作,一定要意识到接过职能就是接过责任,就是接过使命和接过担当。

  物业保障政府购买服务

  兴庆区中山南街街道办主任陈德卫说:“兴庆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投入了180万元对无物业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包括安装照明灯、小区门禁、监控以及基础设施等。”据了解,中山南街街道办事处按银川市最低物业费收费标准收费,差额部分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保障物业服务长效运行。 

  位于西夏区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风华小区原本也存在卫生脏乱差、治安差的情况,但正茂社区代管后,通过居民自治,小区走上了规范管理的道路。“下楼扫地、上楼做饭、月底领工资。”正茂社区主任尚君的一句话道破了居民自治管理的核心机制。义务巡逻队、楼长管理等机制的建立,让风华小区的居民实现了和谐、安居。 

  今年我市将加大对棚户区及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通过物业公司入驻、小区居民自治、社区居民委员会兜底等形式,充分发挥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基层力量,推动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规范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本报记者  王一平  实习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