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人 最亮的星
最美的人 最亮的星
——第二届“百孝之星”大型公益评选表彰活动纪实
孝行天下,怀揣孝心的人们执念于“一路上有我”;
传递温暖,被孝心孝道打湿眼眶的人们感念于“这世界有你”。
12月16日,“中信银行杯”第二届全区“百孝之星”大型公益评选表彰活动在银川举行。舞台中间,镁光灯下,孝星们站成一道风景,如夜空中最亮的繁星,在阳光灿烂的冬日里熠熠生辉。
一次次屏息聆听,一回回潸然泪下……一个平凡的“孝”字,让一个个凡人善举成为道德的共鸣。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只一句简单质朴的“做了应该做的”,唤起多少人的感动与泪水。众声喧哗的时代,始终坚守的孝道如泉水般清澈,成为直抵心灵深处的声音。
历史的滔滔大河奔涌向前,关于孝的话题从未中断。总有一代又一代的孝行者用饱蘸泪水和汗水的付出,践行着这个命题的博大精深。
银川市回民一小学生王怡菲,用10岁的稚嫩肩膀挑起了大部分家务,每天奔波于家、学校和医院之间,与癌症妈妈一起并肩作战。她给身体不适的奶奶洗头,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钱给老人买来可口的点心,年纪虽小却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王怡菲的孝道萌发于童年时,父亲读给她的一本故事书。那本带着温度的书如同一颗向善的种子,在王怡菲的心底生根发芽,王怡菲说:“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家,家中最明亮、最温暖的是妈妈的笑容。”
同心县豫海镇富兴社区居民马彩霞用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温情,为家中老人筑起了一个温暖舒适的港湾。自家的老人照顾好了,她还成立了霞光公益慈善发展中心,吸引了200多人加入爱心团队,让60多个贫困家庭得到救助。
人生终若流星驰,何况生之所遇与命之所离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平罗县中学教师路对,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照顾因脑梗瘫痪在床的母亲,清理大小便、捶背揉肩、洗澡擦身,用细心的照料,尽反哺之义。孝,是音乐教师路对一生弹奏出的最美音符。
只有一条臂膀的银川市民祁朝军,身虽残、志却坚。他为老父亲养老送终,又悉心照料86岁高龄却严重老年痴呆的母亲。母亲去世后,已年过花甲的祁朝军又将81岁的岳母接到家中。祁朝军说:“孝敬老人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事情,特别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做儿女的更应该孝敬,用一颗心去温暖他们。十几年里,我照顾着三位老人,从未觉得他们是负担,反而觉得是一件特别愉快、特别开心的事。”
“妈在哪儿,家在哪儿。没有了妈,就没有了家。”当上苍用疾病考验亲情,自治区保密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马李辉立下誓言,用10年光阴把最深沉的爱回馈给瘫痪在床的母亲。走过岁月的长河,他一路无微不至,坚强从容,在平凡的生命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最苦的日子也要笑着面对,我要让自己的微笑成为母亲生命中最灿烂的阳光。”
天底下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可“十大孝媳们”却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命题的虚伪。
“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这是出嫁前,母亲对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源村村民李小牛的叮咛。婚后,她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年迈的公婆,两位老人住院做手术,都是她悉心照顾,几十年里,她用坚毅和真情抒写了一段最长情的告白。
一个承诺、尽孝终老。十大孝媳、灵武市民苏金燕说:“婆婆的儿子是我的丈夫,她就是我另一个娘,媳妇和女儿只是换了一个称谓。作为儿媳,尽尽孝道不是应该吗?”一席朴素的话,道出了最淳厚的孝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神华宁煤集团退休工人徐树春,用常年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风华正茂的时光回馈给夕阳下风烛残年的岳父,在温暖的时光里,岳父的生命依然脆弱,但是徐树春的真诚早已坚如磐石。徐树春说:“我只是做了寻常人应该做的一切,而且很多人做得比我更好。”
感恩父母无需华丽的语言,精神愉悦是使人长寿的第一要素。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黄河村村民黄建安用朴素的孝心,保持着岳父母的童心,他的孝行,也在当地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孝道如灯,照亮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家园。新时代的孝,是大爱,将一个个小家的爱和牺牲推及众生、代代相传。
“百孝之星”大型公益评选表彰活动已经进行了两届,透过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行孝人。“孝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没有休止符,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发扬光大。”中信银行银川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方萍说。
宁夏儿童福利院社工薛红波说:“我们的心灵需要温暖的滋养,需要正能量的支持,需要积极、阳光、感动的滋润。但是温暖不是用来观赏、仰视和消费的,在激发共鸣之后,要带动每个人共同行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宁夏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关于孝心的故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流淌,见证岁月长河里大慈大爱的光辉与圣洁,如涓涓细流,如春风化雨,一路向前,生生不息……(记者 李东梅 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