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银川 缘何成全国政务改革领头羊?
智慧银川,缘何成全国政务改革领头羊?
——智慧银川巡礼系列报道之三
市民在银川市民大厅办理营业执照。(摄于6月6日)
在智慧银川持续推进时,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先,银川智慧政务引来遍及全球五大洲80多个国家的370多位企业精英和政府官员参观,国内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712批次的11100多人前来考察学习,受到国内权威媒体高频聚焦。
是什么让银川智慧政务引得如此关注?又是什么让银川智慧政务得以领跑全国政务改革前沿?“银川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做到了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李克强总理对银川行政体制改革的评价,让智慧政务倍增荣光。
在即将启幕的“2016全球(银川)TMF智慧城市峰会”上,银川智慧政务将携平台搭建、数据共享、精准监管背后的领跑经验,为全球宾客带来更多惊喜。
智慧政务的三次惠民变革
“哇塞,我成老板了!”银川市兴庆区靓金晶甘草养生会所的胡靓日前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工商营业执照。让她意外的是,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竟然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所有需要审核的要件资料,都是网上申报的,审核通过后,我很快就来取证,和以前相比真是无法想象。”宁夏康乃馨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郭花足不出户就办结了审批事项。网上审批让郭花解放了双腿,更多的时间用于经营生意。
“在手机上申请备案,当天审核通过我就来领了备案表。”宁夏鑫尔康商贸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表郑地飞第一时间通过“掌上审批”领到了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备案表。从申请到办结,郑地飞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
胡靓背后是一枚公章管审批的一站式服务,郭花背后是足不出户办件的网上审批,郑地飞背后是“审批改备案”搭乘掌上审批东风。他们是智慧政务的见证者,更是智慧政务的受益者。按照“审管分离、放管结合、精准监管”的战略,智慧政务经历了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备案制三次跨越。办件材料越来越精简,办件时间越来越快,办件程序进一步压缩,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备案制的变革,让无数百姓享受到了智慧政务便民惠民的福利。
数据显示,目前银川市505项审批事项由最初的4080个工作日缩减到现在的561个,50%的审批事项实现了立等可取。截至8月26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累计受理事项295586件,上网审批事项达到227项,网上受理34525件,103项审改备事项累计备案6368件。
信息化支撑数据共享
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备案制的持续推进,离不开智慧政务的信息化支撑,而信息化支撑必要以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
中兴(银川)智慧研究院智慧政务组项目经理曲延州告诉记者,数据采集在技术上并不是难题,关键在于平台的搭建,其实智慧政务更需要的是“政务”上的转变。银川市将26个行政部门505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相对集中,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一局一章管审批。然而,这样的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却经历了割肉之痛。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位全程参与改革的设计师说:“让人家放权,又要了人家的骨干力量,人家根本不让你了解审批流程和内容,即便拿着公函去沟通也不买你的账。”托熟人、“潜伏学艺”,能用的招数都用了。
在这样的阻力下,银川行政审批改革突破重围,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才从体制上得到落实。自此,银川建立了国内首家城市级大数据中心,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方面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了有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
目前,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已采集到银川市25个委办局的数据,其中包括10个委办局动态数据和15个委办局静态数据。
曲延州说:“打通了数据平台,就是打破了信息壁垒,我们可以在统一的数据平台查到企业办事信息和监管信息,方便百姓办事信息查询和全市信息监管。”
虚拟审批释放大数据红利
如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在与6个厅局的13套自治区专网系统加紧对接。未来,银川将借自治区厅局打通国家专网系统,实现更大的数据共享空间。
一步步扩大数据共享空间,目的是为了实现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监管,提高政务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烈说:“智慧政务经历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备案制,由备案制进入虚拟审批,是大数据释放红利的时候了。”
中兴(银川)智慧研究院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确定了可以进行备案制的审批事项。陈光烈说:“事前提前公布、推送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提醒申请方注意;事中,数据挖掘分析,发现申请者的违规群体特征和违规领域的集中度,并定向提示和集中解答;事后,根据大数据分析,对违规高发群体进行定向抽检,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则依法依规处置,最终达到精确监管的效果。”
在日常监管中,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双公示+信用约束”强化信用监管,以“双随机+网格管理”强化日常监管,以“树标杆+约谈惩处”强化风险管控,以“强立法+提升装备”提高行政效率,以“大数据+智慧银川”打造共治格局。
截至目前,监管部门已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送了87条违规告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则将违规主体列入失信黑名单,严格控制其日后的审批申请。
银川正加快推进银川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推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共享。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将共同担起监管重任,逐渐开启精准监管,提高政府的政务服务能力。(记者 陈玲 文/图)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