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哥”义务捡垃圾三年 每天五公斤
03.06.2016 12:43
本文来源: 银川新闻网
马晓虎
47岁的马晓虎家住贺兰县惠泽园小区,是立岗镇一个牙科诊所的乡村医生。每天早晨6点,他要去兰山公园去打太极拳。不过,这一路上,他可不闲着,总要拿一个大塑料袋,捡拾沿途的烟头、食品袋、饮料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三年。
晨练路上捡垃圾三年未变
“爱护公共环境是我家的家风。”6月2日,马晓虎说,他父亲原来在立岗镇卫生院工作,每天雷打不动地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打扫卫生。受父亲影响,爱护公共环境也成了他的习惯。
2003年马晓虎搬家到贺兰县惠泽园。住五楼的他每次下楼时,都要顺手把邻居门口的垃圾袋带下楼。2013年,他开始每天早晨到兰山公园打太极拳,路上看到有垃圾,就顺手捡起来。
慢慢地,他有了一条固定的捡垃圾路线,从惠泽园出发,途经贺兰县四中、贺兰县体育中心,然后到达兰山公园,三年未变。
把捡垃圾当锻炼乐在其中
在他家楼下的门口墙缝里,马晓虎放了两个套在一起的大塑料袋,这是他捡垃圾的特制装备。
废纸、竹签、砖头……他捡垃圾不挑轻重、大小,每天都能捡5公斤左右,“路上的竹签容易伤到走路的孩子,砖头也会给开车的人造成麻烦。”
捡了三年垃圾,马晓虎从没觉得被人看到会难为情。“一来能维护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二来还能锻炼双手的灵巧度。”马晓虎说,牙医要用灵巧的双手来控制探针,而自己每天捡垃圾,无形中就锻炼了手指的灵巧度。因为这个原因,他捡垃圾时从来不戴手套。
许多人知道马晓虎三年如一日捡垃圾后,都对他赞不绝口。对此,马晓虎却没觉得没有啥,“不算啥好事,贺兰是我家,爱护它是应该的。”
记者 申雷 文/图
本文来源: 银川新闻网
03.06.2016 12:43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