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预算行动”暴露出哪些问题

21.01.2015  23:32

◎ 梁 恒
何时能有“看得懂”的预算
事实上,能看清用途的财政预算账本并非不存在。目前部门预算通常会编制两份预算,一个按功能,另一个按经济分类。有政府部门人士表示,其实各部门最初编制的大多是经济分类预算,根据下属单位或部门上报的人员经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内容编制预算。
经济分类预算具体反映钱是怎么花的,如用于差旅费支出。功能预算则反映钱主要用于哪些功能,如教育支出。去年中央部门有74个部门晒账本,据悉今年将会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但目前中央部门公布的都是按功能分类的预算。这让很多人理解为不透明,因为功能分类的预算看不到政府人员经费支出、工资福利、会议等公众感兴趣也能切身体会的数字。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按功能分类要求,但大多数国家会按照民众的申请检索统计出政府各种花销的数据予以公开。据了解,尽管政府部门对外公布预算时是按功能分类,但内部讲话以及向上汇报时,无疑大都采取了经济分类预算的方式。
今年年初,卫生部在向全国人大汇报今年预算情况时,采用的就是经济分类预算的科目和数据。据悉,卫生部共有86个预算单位,在职人员89000多,离退休人员27000多,共计11万多,2011年基本支出增加21%,主要用于职工购房补贴。与其一样做法的是水利部,该部门公布了2009年实际支出人员工资22.53亿,其中在职人员16.22亿,离退休人员6.31亿。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曙娜表示,财政预算可以采用两维方式表示,横坐标是按功能分类的预算,纵坐标是按经济分类的预算。经济分类的预算会清楚地看到政府部门工资福利支出、业务招待费等信息。事实上,今年陕西和广西、云南等省在部分省级部门已经同时公开了功能分类预算和经济分类预算。
陕西省公开了10个部门的预算,民政厅是其中一家。民政厅公布,其人员工资福利支出3409万,占其基本支出的66.4%,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984万,日常公用经费783万。但这样的预算公布未来能否推广至省级政府乃至中央部门,仍是未知数。
莫让中央决心“消解”在执行之上
3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
有专家表示,中央连续多年一直就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三令五申,不断调整部署,一方面折射出一些地方部门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清晰地显现出中央力求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资金和资源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决心。
然而积极的决心不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现实的改变。各种让人看不清、读不懂的“晒”法背后,都是我们预算体制的缺陷和既得利益者的私心。“晒预算”不能满足于“晒”,更要建立监督机制,晒不好的要重晒、晒不清的更要理清再晒。财政公开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实现公开的难度却超过估计。“晒预算”过程中“不老实的”不会简简单单就范,问责与监管需要更明确更有力。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