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时有近千只现已陆续北迁
燕鸽湖成为红嘴鸥北迁中转站引央视关注
最多时有近千只现已陆续北迁
北迁红嘴鸥在燕鸽湖停留。记者 海坤 摄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马高树 实习生 董鹏)3月初,成群结队的红嘴鸥飞抵燕鸽湖,引来不少市民围观,让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燕鸽湖重现活力。近日,央视用了5分多钟的时间,报道了从云南迁徙来银的红嘴鸥,将银川人对红嘴鸥的关注推向高潮。
央视关注燕鸽湖红嘴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迁徒来到银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其中,从云南迁徙而来红嘴鸥可谓是名声大噪,不仅吸引了本地媒体的关注和热捧,还引起了外地媒体甚至央视的关注。
4月9日,央视关于燕鸽湖红嘴鸥的报道——《银川成红嘴鸥迁徙重要中转站》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很快引起了银川市民的关注。记者从这段长达5分多钟的视频中得知,今年云南相关部门给34只红嘴鸥装上了GPS追踪器,以随时了解它们的迁徙过程,以及最终回到哪里等动态。
今年3月初,一批从云南出发,准备回到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先头部队率先抵达银川,在长庆油田的燕鸽湖歇脚,选择这里作为继续北上的中转站。这群不远千里到来的“朋友”得到了银川市民的热情招待。
红嘴鸥连续6年如约而至
2010年的春天,红嘴鸥第一次来到燕鸽湖,让周围的居民很新奇,他们不知道这些鸟儿是从哪来的,叫什么名字。但是随后几年,这些鸟儿如约而至,数量从最初的几十只增加到了近千只。
每年,这些红嘴鸥从云南出发,穿越四川、重庆、陕西,最后汇聚宁夏银川,在这里停留栖息20多天的时间,然后继续北迁。
还有二三十只尚未北迁
昨日,在燕鸽湖,记者看到了一些红嘴鸥停留在湖面上,晒着太阳,不怎么动弹,大部队已经于3月底离开。
居民王顺利看到记者,就饶有兴趣地聊起了央视报道燕鸽湖红嘴鸥的事情。王顺利是位摄影爱好者,3月份,燕鸽湖的红嘴鸥绝对算是他镜头里的主角。“从2011年开始,我看到了这些鸟,每年都会拍些照片。”王顺利告诉记者,红嘴鸥最多的时候,湖边围满了人,光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就有二三百人,“物业处专门在湖边设置的面包小摊,一天都能卖出近200袋,都是居民买给红嘴鸥吃的。”
在采访中,一位居民手拿面包,不一会儿就招来了原本还在休息的红嘴鸥。它们完全不怕人,直接从人手中将面包叼走,甚至还上演了与水中大鱼口中夺食的好戏。
专家:银川鸟类保护氛围好
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红嘴鸥来到燕鸽湖呢?在场的居民认为主要归功于环境好了,而且居民保护意识很强,从没有人做出伤害红嘴鸥的行为。
红嘴鸥成群结队在燕鸽湖休憩的消息,还受到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伍和启的关注。他曾亲自来到银川了解红嘴鸥的动态,在他看来,红嘴鸥能够在燕鸽湖乃至银川停留,一是银川湿地环境很多,为红嘴鸥迁徙停留提供了最基本的场所,“另外是银川当地的保护意识非常好,对候鸟的关注高,一些保护机构、社区、媒体和市民等等对鸟类的保护氛围非常好。”
据了解,从银川再次出发的红嘴鸥,将沿着黄河湿地或者穿越蒙古国这两条线路北迁,最终抵达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