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一甲子·时代先声︱“世界三强”在贺兰山下崛起

21.05.2018  14:26

  “1964年,国家冶金部考察组将中国钽铌铍产业的建厂选址,锁定在宁夏境内的贺兰山脚下。”5月18日,原九○五厂退休老干部唐化泽说,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自主创新,九○五厂(中色东方)赢得了世界钽业三强和中国唯一铍材加工基地的战略地位。

  “那个时候大武口地区只有几处窑洞和地窝子,白天干活要靠肩扛人拉,晚上赶工期连轴转,买东西要到崇岗潮湖村唯一的小卖部,寄信要到平罗县城。”唐化泽说,当时从北京调来18人进行前期建厂筹备,后续分3批调来200多名技术骨干。经过1年不懈努力,九○五厂终于在1965年秋建成。

  1966年,九○五厂捷报频传:1月,我国第一条年产4吨铌生产线建成;4月,我国唯一一条铍生产线建成投产;5月,引进年产6吨钽粉的火法生产线,填补了我国钽粉不能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条件下,企业独立研究,独立生产,在很短时间里形成年产4吨铌产品、6吨钽粉和40公斤铍生产能力,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的钽铌铍工业。

  1972年,九○五厂转为宁夏管理,更名为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宁夏有色金属研究所(1993年改名为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在吴瑞荣担任企业主要领导期间,实施了“超高比容钽粉”“钽电容器阳极引线用钽丝”两项技术改造,他成为钽铌湿法和火法的主要创建者,为中国钽粉、钽丝走向世界,企业最终成为行业世界三强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0年之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轨,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订单一度大幅锐减,经济效益一落千丈。为了开拓国外市场,该厂技术人员曾到美国考察,然而参观的一家公司竟然在生产线外30米处划了一道警戒线,一些外商在商务洽谈会上也拒绝观看该厂产品。当时美国钽制品三大巨头FANSTELL、CABOT、NRC在听说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技术引进要求后,傲慢地说:“我们绝不会在世界东方培植一个竞争对手。

  “依靠‘外援’这条路走不通,倒逼我们自主创新。”1989年至1994年,在何季麟院士带领下,该厂组织实施了“超高比容钽粉”“中高压高比容钽粉”“钽电容器阳极引线用钽丝”3个国家级重点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研发出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外加料双项可控搅拌钠还原”新工艺,形成了四大钽粉出口产品系列,并通过对Φ0.25-0.2毫米细径钽丝的技术攻关,形成了钽丝出口产品的主体生产工艺。到2000年,实现销售额14.41亿元。

  2003年,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改制成为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该集团公司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姻”,重组成立了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2002年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公司发展再次进入艰难时期,产品销售受挫,原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断崖式下滑,全年销售额下降至7.3亿元,总体经济规模退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水平。

  面对严峻形势,在时任董事长何季麟、总经理钟景明带领下,公司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等项目。由钟景明主持开发的片式铌电容器、硫化锌靶材等新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年时间,公司销售额由7.3亿元增长到63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011年的1.65亿元。2011年,公司主导产品钽粉和钽丝的销售量分别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30%和60%以上。钽粉的研究水平达到300000μFV/g以上,钽丝的研究水平达到Φ0.06毫米,分别位于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结构合理、攻坚能力很强的工程材料、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40%,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4人。”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林介绍,公司90%以上产品都是自主研发,成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双重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深入扩散,受经济需求下滑、价格下跌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新上马的大多数项目未能达产达标,从2012年开始出现大幅亏损。2015年,中色东方以“三年扭亏脱困”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资产重组,对亏损产业和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集中优势发展钽铌铍及其合金产业,力争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步入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轨道。(记者 蒲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