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新高地—银川滨河新区国际科教城系列报道

26.07.2015  10:42

  记者  鲍淑玲

  银川滨河新区地处银榆鄂能源“金三角”的重要节点,是宁夏沿黄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科教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银川滨河新区国际商贸区的国际科教城,该项目的共享区图书馆、创新大厦及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银川能源学院、宁夏地质工程学校等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占地约4400亩的国际科教城一期工程规划入驻中专、大专和本科学校8~10所,科研院所若干个,入城人数约3万人。

   多元投资资源共享

  国际科教城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资、资源共享、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创新发展思路,以及“西北一流、全国知名、面向国际”的发展目标,将建设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产学研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中阿合作服务示范基地、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为此,银川滨河新区社会事务和文化旅游局局长杨银山介绍,滨河新区国际科教城将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招商力度,选择有实力的办学及科研单位入驻科教城,按照总体规划自主进行建设。拿出国际科教城10%的土地,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其土地出让收益全部用于解决国际科教城基础设施和公共、共享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入城单位提供必要的公用设施条件。统筹国际科教城各类资源,科学布局公共绿地、文化广场、创新大厦、体育馆、实训基地等配套设施,实现共享。积极与周边产业对接,引导学校及专业设置注重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建立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开放的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产教结合培育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国际科教城将设立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校办工厂、创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孵化区等,强化教育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把国际科教城建设成为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培育科教城发展特色。 

  同时,以国际化视野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入城办学,创建国际学校,实现与国际接轨,引导办学单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按照“实施战略合作,深化融合对接,实现共同发展”的整体思路,出台投资补贴、基金管理、人才引进等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发展教育、加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企业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提高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杨银山表示,加快推进滨河新区国际科教城建设,符合滨河新区打造高端服务业引领区的定位,对于满足滨河新区以及周边地区科技及技术人才需要,带动滨河新区全面建设,加快推进滨河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滨河新区国际科教城为现代产业人才聚集、创新创业、新技术研发转移提供平台,对加快银川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成果转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银川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